-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 (二)苏州拙政园 苏州拙政园始建子明嘉靖年间(1522-1566),曾多次易主,兴废相继,现存园貌主要是清末所形成。 园分东、中、西三部,东部早废,旧园只存中、西二部,合62亩,在苏州园林中属大型。园以中部为主,其中水面较多,约占中部三分之二的面积。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位置参差错落的楼台亭榭多处。 四、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 (二)苏州拙政园 主厅远香堂为原园主宴饮宾客之所,四面长窗通透,可环览园中景色;厅北有临池平台,隔水可欣赏岛山和远处亭榭;南侧为小潭、曲桥和黄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沧浪廊桥和水院;东经圆洞门入枇杷园,园中以轩廊小院数区自成天地,外绕波形云墙和复廊,内植枇杷、海棠、芭蕉、木樨、竹等花木,建筑处理和庭院布置都很雅致精巧。 四、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 (二)苏州拙政园 中区北部池中列土石岛山二座。石岸间杂植芦苇、菖蒲,与丘岗上的丛莽藤蔓相呼应,富有山林野趣。山巅各建小亭,周旁遍植竹木,夏日鸟鸣蝉噪,为消暑胜地。西北有见山楼,四面环水,有桥廊可通。登楼可远眺虎丘塔,借景于园外。水南置旱船,前悬文徵明题“香洲”匾额,登后楼亦可高瞻远望,水东有梧竹幽居亭。池水曲折流向西南,构成水院“小沧浪”,这里廊桥亭榭,跨水翔波,营造精丽。倚阑北望,檐宇交参,枝叶掩映,曲邃深远,层次丰富。附近有玉兰堂,小院种植玉兰、天竺,环境幽雅。由此循西廊北上,至半亭“别有洞天”,穿洞门至西区。 四、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 (二)苏州拙政园 西区有曲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建筑以南侧的鸳鸯厅为最大,方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名“三十六鸳鸯馆”,夏日用以观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冬季则可欣赏南院的假山、茶花。池北有扇面亭──“与谁同坐轩”,造型小巧玲珑。北山建有八角二层的浮翠阁,亦为园中的制高点。东北为倒影楼,同东南隅的宜两亭互为对景。 复习思考题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并分别分析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高等教育出 版社 《中国美术通识》陈聿东 崔延子编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李福顺 辽宁美术出版社 《美的历程》李泽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 江苏美术出版社 《中国艺术史图集》薄松年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简编》贺西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建筑史》乐嘉藻 团结出版社 明清美术(二)——清代雕塑 (一)北京碧云寺罗汉 碧云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寿安山东麓,距北京城16公里。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初名碧云庵。元至顺、明正德、嘉靖、天启、崇祯年间,此寺屡建屡毁,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和扩建,增加了金刚宝座塔、行宫和罗汉堂。 罗汉为木雕金漆像,共500座,保存相当完整。 * * 中国美术史 明清美术(二)— 清代书法、建筑、雕塑及工艺美术 明清美术(二)—清代书法 (一)傅山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曲阳人。他是明东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和书画家,为人标榜气节,入清不仕,在清初遗民中很有典型性。其书法提倡“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这既是其书法美学的准则,也是其为人处世内准则。根据这一偏激的准则,他对赵孟頫的书法大加贬斥;其实是因人废书,并不公允。 傅山本人的书法实践,虽然沿续了明书尚势的遗风,以狂肆奔放取胜,但其“拙”、“丑”、“支离”、“真率”的特点,又开启了清书尚趣的先河。 清 傅山 《六言诗轴》 清 傅山《 右军大醉诗轴 》 明清美术(二)—清代书法 (二)王铎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河南孟津人。明天启进士,官大学士。入清后,官礼部尚书。他曾与同年倪元璐、黄道周相约攻书,都取得了很高成就。 他的字雄奇郁勃,字势错落跌宕,笔画屈曲缠绕,有些牵丝也写为实画,在书法史上有独创性。他的书法成就在明末、特别是清初是非常突出的。 清 王铎《自作五律诗》 清 王铎《 杜甫五律诗卷 》 明清美术(二)—清代书法 (三)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 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以书画维持生活。 他的书法早年师法苏东坡,黄庭坚。 他的字 能熔正、草、隶、篆于一炉,可以说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怪。板桥的怪是“恕不同人”的怪,不愿流于凡俗的怪,而不是不要传统的怪。他自己说过:“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中。”又说:“必极工而后能写意。”他在书法上非常强调自己的新意,他在《跋临兰亭序》中说:“板桥道人以中郎之体,运太傅之笔,为右军之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