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甘肃窑街煤电公司天祝煤矿0.9Mta新井设计.doc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甘肃窑街煤电公司天祝煤矿0.9Mta新井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 第1章 井田地质概况 1.1 井田位置及交通 1.1.1交通位置 天祝煤矿地处祁连山东段、马雅雪山南坡山区。行政区划属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管辖,地理坐标(以天祝煤矿矿部为准)为东经102°40′30″,北纬36°57′00″。 井田内有石天公路路经井田东侧,永天公路路经北区。两条公路均与兰新铁路及甘新公路相连,从南区沿金沙河峡谷有公路与民门公路相连,向北与青海省互助县境内之正式公路相通,向南可至窑街,约80公里。总之,对外交通较为方便。 全套图纸加扣 3012250582 交通位置示意图见图1-1-1。 图1-1-1 1.1.2地形地貌 1.构造侵蚀型高山区(1区):分布于煤田区东北的五台岭、尕不丹、岗森岭及三宝山,由寒武-奥陶系变质岩组成(1a区)。标高在3100-3700米之间。地貌特征为高峰峻岭,峭壁深谷。 2.构造剥蚀型单面山和单面山岭区(2区):分布于金沙河西部与煤田西南高山区之间,受构造影响,侏罗系及部分白垩系沉积岩西南抬起向东倾伏,形成单面山岭地貌。标高在2700-3100米之间。 3.构造剥蚀型岗、梁山区(3区):分布于金沙河以东与东北部高山区之间,标高在2700-2900米间,均为白垩系厚层状砾岩、砂砾岩组成。由于横向冲沟切割,形成山岗、山梁型地貌。 4、堆积侵蚀型河谷区(4区):分布于金沙河、沙金河河谷两岸。位于井田之东部及中部一带,呈南北及东西向分布。两岸残留有不连续的一二级阶地,分别高出河面10~30米。河谷宽50~300米。金沙河与沙金河汇集处河谷呈约500米长宽的三角状河漫滩。 1.1.3.气象及水文情况 1.1.3.1.气象 煤田属大陆性高寒草原气候,矿区年平均气温最高为5.9℃,最低为-4.7℃。日气温最高为24.4℃,最低为-25℃。日温差8月份为22℃,1月份为27℃。年降水量为476.5毫米,年蒸发量为1548.5毫米,为降水量之3.25倍。6-9月份为降雨期,6、7、8三个月总降雨量达332.3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9月~次年3月为降雪期,积雪最大深度为9厘米,冻结时间为10月中旬,解冻时间为次年5月份,冻结深度最大为 1.1.3.2水文情况 本区内水文情况简单,地表有零星的小河,主要是由马雅等雪山的融雪形成。夏秋季节明显可见,冬春季节则干涸不见,对井田开拓和井田生产没有影响。 1.1.4矿区概况 1.1.4.1矿区经济发展状况 井田地处甘肃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受自然地理环境、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该区工业基础薄弱,矿区农村以种植小麦、青稞、玉米、油菜、土豆为主,农田多为沟谷台地,有少量河川平地,经济相对落后。矿区及邻近地区工业以煤矿生产为主,除窑街煤电公司天祝煤矿外,还有天祝县千马龙煤矿(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和乡、村、个人办的小窑。 1.1.4.2. 矿井建设的外部条件 1.运输条件 ①公路运输条件 井田有石天、永天两条公路,均与兰新铁路及甘新公路相接,对外运输较方便。 ②铁路运输条件 矿井至最近的兰新铁路石门河车站距离为70公里,铁路运输条件良好。 2.电源条件 天祝煤矿现有35/6KV变电所一座,主变容量为6300KVA、3150KVA各一台。该变电所主要承担原一、三号井和千马龙煤矿的用电负荷,变电所最大负荷约3500KVA、正常负荷约3000KVA,目前,主变只运行3150KVA一台。变电所双回35KV电源取自距天祝煤矿50公里的淌沟220KV变电所,导线截面为LGJ-185。矿井电源可靠。 3.水源条件 取自第四系(Q)松散层潜水含水层。现有的窑街煤电公司天祝一号井及天祝县千马龙均采用河道旁的第四潜水为水源。均采用大口井为水源井,井深为4~8米,出水量能够满足矿井生产及生活用水。 4.井田内及井田附近原有乡镇煤矿情况 炭山岭煤田早自清末开始就有小窑开采,至今煤层露头潜部一带遗留废窑很多。现在一号井的炭山岭,三号井的东拉沟及三号井田的垃堡子沟和金沙峡等均有生产小煤窑分布。据调查北区煤层露头(东垃沟)有生产小窑7处,为人工平硐土法开采上山煤,巷长沿走向约1000米,开采范围不大,由于小窑密集,临近窑巷多已连通,很多采掘残留煤柱。日产一般30吨到50吨左右。 北区潜部南端的道岔沟,有一对小煤矿,一为天祝县千马龙煤矿,另一个为84703部队办小煤矿(简称军矿)千马龙煤矿是1970年建矿,2004年产量是9万吨,日产一般为300吨,半机械化平硐生产,采掘12勘探线以南煤层。军矿是1970年建矿,78年产量为1.7万吨,日产量一般为70吨左右,半机械化平硐生产,现已停产关闭。 5.外部协作条件 天祝三号井依靠窑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已建成的矿区机修厂、设备租赁站、物资库等、可为本矿井机电设备大、中修等提供服务。消防、救护可依靠矿区消防救护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