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屈原列传》自用内容资料.ppt
第一部分(1--3): 叙述屈原由被信任至被疏远的坎坷经历,介绍并高度评价《离骚》。 1、简介屈原。 2、屈原被疏。 3、述评《离骚》。 第二部分: 写屈原由“黜”到“迁”和楚国由强到衰 的过程。(4--10) 1、屈原被黜,怀王三次被秦所骗而最终客死于秦。 2、顷襄王昏愦腐朽,屈原被迁。 第二部分学习提示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 绌:通“黜”,指罢免官职。 而齐国终究因为愤恨楚王而不救助楚国,楚国处境极为艰难。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① 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编造谎言。怀王居然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 设诡辩:说骗人的假话。 顾反:回来。顾,还。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断绝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来强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非常气愤,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拒不收留。又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后来才弄回来葬在楚国。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 一、 第4—7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 概括: 4.①受骗绝齐 ②兵败丹淅 ③蓝田退兵 5.④复释张仪 6.⑤诸侯击楚 7.⑥赴秦身死 二、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这些事发生在“屈平既绌”以后,说明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 1、博闻强志 2、聊斋志异 3、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寻向所志 5、其志洁,其行廉 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5、火尚足以明也 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②顾野有麦场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④莫我肯顾 ⑤顾吾念之,强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⑦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⑧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2、君有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3、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2、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2、方正之不容也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4、大破楚师于丹﹑淅 5、战于蓝田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虽然被流放,仍眷恋楚国,惦记怀王,没有忘记(楚国和怀王),希望返回朝廷,盼望怀王能一旦醒悟,世俗的陋习能全部革除。他爱护国君、想振兴楚国而一反楚国衰弱局面,在《离骚》这篇诗歌中再三表露(这种)意愿。但是终究没有办法,所以不能回到朝廷。终于由此看出怀王终究没有悔悟。 嫉:恨。 三致志焉:再三表达(这种)意愿。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此不知人之祸也。 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区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军队被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身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怀王不了解人所招来的祸患啊 1.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