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油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油茶-农学论文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油茶 油茶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茶油生产和发展源远流长。 文/山 润 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油茶林是南方丘陵地形里的一道特色景观。南方广泛种植的油茶为山茶属,是植物中种子含油率最高的树种。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的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长达百年以上,一般栽后8~10 年成林,能起到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油茶果榨取的茶油,营养成分与橄榄油不相上下,因而还有“软黄金”的美誉,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突出。 油茶的种植在世界上除日本和东南亚极少数国家有零星分布外,唯有我国大面积栽培。油茶在我国已有2300 多年的种植历史,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茶油生产和发展源远流长。 油茶古论 历史上,对油茶这一油料作物的记载相当丰富,据公元前三世纪的《山海经》绪书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这里所说的“员木”即油茶,可见我国民间当时就开始取茶果榨油以供食用。 时至北宋年间,苏颂在其所著的《图经本草》中对油茶的性状、产地和效用作了较细的描述。南宋郑樵所著的《通志》中记载:“南方山土多植其木”,证明当时油茶已到了大量栽培的发展阶段。明末王象晋所著《群芳谱》和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对茶油选种、种子储藏、育苗、整地和造林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三农经》中记载:“掘地作小窖,勿通深,用砂土和实置窖中,次年春分时开窖播种。”这些方法直到今天各地仍在采用。 《三农经》中对油茶“性喜黄壤,恶湿”以及“收子即种肥熟土”的记载是完全和油茶特性相适应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还记载了油茶与油桐混交的好处:“种桐者,必种山茶,桐籽乏,则茶籽盛,循环相代,较种栗利返而久”此外,在《群芳谱》和《农政全书》中,还详细记录了油茶的采收处理时间和方法等。 关于油茶的形态特征与食用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八年(1828年)《永州府志》、同治元年(1862年)《武陵县志》和光绪十二年(1886年)《耒阳县志》中。在《咸丰县志》“物产”项目中,将“油茶”做大宗物产列出。在其《杂记》中记载:“茶油,色清味香,自咸丰三年始,年数十担,贡奉朝廷”。民国版《咸丰县志》载:“其种自山林者,冬季摘实可榨出油,味较菜油、罂粟油尤香美”。 由此可见,我国栽培油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从古代文献宝库中汲取油茶的栽培和利用经验,对今天油茶产业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油茶古用 油茶的功效多元,据《纲目拾遗》记载:“茶油可润肠、清胃、解毒、杀菌……”《农息居饮食谱》记载:“茶油可润燥、清热、息风和利头目……,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农政全书》记载:“茶油可疗痔疮、退湿热……”,野茶油是营养价值极高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真正的“油中珍品”。 楚汉之争时,在与项羽的战斗中,汉高祖刘邦身负重伤,由将军护卫着来到武陟。有老者以当地野茶油为其调治,月余伤愈,体健如初。刘邦对野茶油过口不忘,坐位以后遂将野茶油定位宫廷贡品,御膳用油。刘邦每公务之余,必饮野茶油冲泡的特制茶汤,称之为“膏汤枳壳茶”。 无独有偶,唐玄宗也是茶油的常食者。唐玄宗宠爱杨贵妃,透支了身体,卧床不起。为了治病,玄宗派遣中使杨光廷到各地采集仙药,制长生不老丹。杨光廷在住持长老的指引下采到了常春藤,并带回野茶油。唐玄宗早晚各服用野茶油调制的常春藤一汤匙,顿觉精神倍长,与杨贵妃更加难舍难分如胶似漆。清代雍正帝更是食用野茶油后大喜,称赞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媲美”,并传旨广开油茶馆,野茶油更声名远扬。 茶油曾经是“皇封御膳”用油,据史料记载,用小米面为原料,配以杏仁、花生米、海带丝、豆腐丁和调味品、茶油,是宫廷的御膳食谱,足可显示享用茶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文档评论(0)

ipad0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