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6 卷 第2 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016 年3 月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揖农业经济铱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机制
的迁移性检验
———基于PLSTR模型的实证研究
刘金全,徐宁,刘达禹
(吉林大学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摇 要:本文利用PLST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
在农村金融发展初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能够有效拉动农业经济增长,但提高农村金融相关率会对
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而当农村金融相关率超过门槛水平后,提高农村金融相关率则
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表明二者的作用机制会随着普惠金融的推进而不断演变。 因此,政府
和财政部门在支农政策选择上要确保有的放矢,清晰判断不同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采
取不同的支持策略,进而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农村金融体系,为“新常态冶时期内的宏观经济发掘新的
增长点。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增长;PLSTR模型;金融相关率
中图分类号:F320.6摇 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摇 文章编号:1671-7465(2016)02-0134-10
一、引言
“十二五冶以来,我国一直将“健全国家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冶作为金融改革与发展
的重点,而农村金融作为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已经成为金融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实
际上,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业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不仅起到资金融通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先决因素。 然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
通常具有门槛效应 ,特别是在现阶段的中国,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引发的城乡二元金融结构
问题凸显,而政府计划性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资金趋利性又进一步深化了城乡间的金融割裂,
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畸形和效率低下;此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匮乏,金融服务产品单一,以及农
民金融服务意识淡薄决定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仍有待长期的发展与完善。 因此,从农村金
融发展的视角出发,探究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检验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门槛效
应冶,不仅有助于各级政府识别现阶段不同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依存关系,
还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的金融扶贫政策选择提供相应依据,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城乡二元金
融结构现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发展,促进以大型商业银行为核心的城市金融机构与以农村信
用社和储蓄银行为核心的农村金融机构有机统筹,做到取之于“农冶、用之于“农冶,有效遏制我
收稿日期:2015-07-22
项目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成机理、趋势性特征及经济政策取向研究冶
(15AZD001);吉林大学数量经济学领域创新选题项目“农村金融发展、普惠金融落实与金融稳
定性问题研究冶(JLUCQE14007)
作者简介:刘金全,男,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jinquan@jlu.edu.cn
134
第2 期 刘金全,徐宁,刘达禹: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迁移性检验
国农村地区大量金融资源流向城镇地区和非农领域等金融风险较高的部门,在最大程度上控制
我国金融体系整体风险,并有效发挥金融扶贫政策的局部调控效应,使我国在经济发展“新常
态冶时期内的金融体系建设更多地致力于“可得性冶金融服务的深化与推广,构建更具包容性的
金融体系,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增长引擎,从而在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为宏观经济发掘
新的增长点。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目前有关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其演变主要历经以
下三种理论: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