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黄褐斑鼓楼中医院蓝海冰.ppt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参加临床试验的相关人员必须具有临床 试验的专业特长、资格和能力,人员要求相对固定。 保证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要对受试者 讲清用药方案和要求,按医嘱用药; 并记录在病例报告表中。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病例的收集以及依从性的控制。 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估。 科学的统计分析。 加减玉容散的制备,聘请陈彤云教授亲自指导,由制剂室统一配制,以保证药品的品质及同一性。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中药倒膜治疗黧黑斑(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蓝海冰 研究背景 黄褐斑(chloasma ),传统中医称为“黧黑斑 ”,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好发于面部。 临床表现为面积大小不等的黄褐或淡黑色斑片。对称分布。 好发于中青年妇女,无自觉症状,但影响美观。 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追求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患病及就诊率均有提高。 治疗周期长,且日晒后容易加重。 目前国内外对黄褐斑的治疗,现代医学多采用维生素C/E等内服,外用氢醌霜、壬二酸、维A酸均有剥脱作用。促使皮肤角质层剥脱,容易诱发不良反应。 激光治疗患者较为痛苦,治疗周期长,易复发,且容易产生光敏感诱发敏感性皮炎。 研究背景 传统中医治疗黄褐斑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目前黄褐斑中医治疗的规范性和可重复性较差,缺乏临床疗效的切实数据,影响了中医药的研究发展。本项目拟采用现代医学手法收集相关数据,从而客观地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深入探讨此疗法的作用机制,以利于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使古为今用,令中医外治法发扬光大。 研究背景 玉容散加减面膜方源于《医宗金鉴》原方用治黧黑斑,我科将其制成面膜在临床应用多年,取得了较好疗效。 组成:白僵蚕、白蔹、白芨、白茯苓、白附子、白莲子、白扁豆、白丁香、羌活、防风、红花等 功效:健脾行气、祛风散结。 适应症:肝郁气滞型的黄褐斑。 摘要 黄褐斑是一种对称发生于面部的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西医目前尚缺乏对黄褐斑安全有效、针对性强、经济实用的治疗药物。中医药治疗以其疗效确切稳定、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本研究通过对加减玉容散面膜与氢醌霜(千百软膏)进行随机、对照实验。选取60例,治疗组(面膜组)和对照组(氢醌组)各30例,客观评价其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为中药治疗痤疮提供科学数据。 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的:科学地观察玉容散加减面膜方治疗黄褐斑的疗效,采用现代医学手法收集相关数据,从而客观地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深入探讨此疗法的作用机制,以利于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使古为今用,令中医外治法发扬光大。 研究目标和内容 黄褐斑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1.古代文献对黄褐斑的记载 2.当代医家对黄褐斑的辨证分型论治 3.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 黄褐斑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现代医药对黄褐斑的治疗及副作用 4.黄褐斑分型 临 床 研 究 研究对象 北京中医医院及鼓楼中医医院皮肤科及安定门社区门诊患者。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 ) 一、临床诊断标准 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 无明显自觉症状 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 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 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级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鲜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二、临床分型 按皮损发生部位分为4型 蝶形型:皮损主要分布在两侧面颊部,呈蝶形对称性分布 面上部型:皮损主要分布在前额、颞部、鼻部和颊部 面下部型:皮损主要分布在颊下部、口周 泛发型:皮损泛发在面部大部区域 病因分类 特发型:无明显诱因者 继发型:因妊娠、绝经、口服避孕药、日光等原因引起者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中医辨证 肝郁气滞型:颜面黄褐色斑片,每遇情绪不宁时皮损发作或加剧,腰膝酸软,症见:烦燥易怒,胸胁胀痛,舌质红或暗,苔薄或腻,脉细涩。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黄褐斑;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黄褐斑肝郁气滞型; 年龄18-50岁; 患者近3个月内未接受过黄褐斑治疗。 排除标准 皮损与月经周期明确相关者; 孕妇及合并有肝脏、心血管等疾病者 分娩后不足半年者; 停服避孕药不足半年者; 近3个月内曾系统应用治疗黄褐斑的药物、方法治疗者; 治疗期间中止治疗或更换药物、方法者; 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