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中医经典选读.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经典选读.ppt

* * 阴阳学说的医学运用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人体分阴阳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因,顺应、依顺之意。言人身中的阳气犹如天上的太阳,作用强大,阳气具有向上和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 阴阳学说的医学运用 阴阳学说的医学运用 阴者,藏精而起亟(扶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阳气过盛而为邪,逼迫血脉急迫疾速。内扰神明,发为狂乱之症。 阴阳学说的医学运用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气立如故:立,犹行也,意为脏腑经络之气运行如常 阴阳学说的医学运用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要,即关键、纲要。阴与阳关系中的关键,在于阳气致密于外,阴精才能固守于内。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经文释义1 天地之道: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天地,泛指自然界。道,法则、规律。 变化之父母:物之渐变(量变)为化,物之突变(质变)为变。父母,根本、本原。变化之父母,即事物变化的根源。 神明之府:神明,自然万物运行变化的内在动力。《淮南子·泰族训》云:“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伤而物亡,此谓之神明。”府,藏聚之所。 经文释义2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积,积聚。阳、阴,此处指轻清、重浊两种不同的状态物质。即言轻清的物质向上升腾,积聚为天;重浊的物质向下沉降,凝聚为地。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生与长,杀与藏,为相对同义词。意为阳生阴亦生,阳杀阴亦杀,阴阳两个方面协调统一,相辅为用。 阳化气,阴成形:阳气温煦,推动人体的功能;阴气柔静,生成人体的形质。张介宾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 经文释义3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地气受阳热的蒸腾上升为云,天气受阴寒凝聚下降为雨,而云变为天气,雨生成为地气 可见天气的云来源于地气的雨,地气的雨产生于天气云。通过云雨互变的自然现象,说明阴阳互根、相互转化的道理。同时说明阳气下降,阴气上升,阴阳相交,化生万物之理。 经文释义4 阳为气,阴为味: 气:指药物、饮食之气,因其无形而升散,所以为阳。 味:指药物饮食之味,因其有质而沉降,所以属阴。此“气”不同于中药学的“四气”,“味”则类同于中药学中的五味。 经文释义5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指呼吸、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精微物质。上窍,指耳、目、口、鼻。浊阴,指食物的糟粕和废浊的水液。下窍,指前后阴。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指卫气。腠理,指皮肤、肌肉、脏腑之间通行元气之处。浊阴,指精血津液。 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清阳,指饮食物化生的水谷精微。支,同肢。浊阴,指饮食水谷变化的糟粕和水液。 经文释义6 味归形,形归气:归,有滋养和仰求两义。形,指形体,包括脏腑精血等有形物质。气,这里指人体的真元气。此言药物饮食的味滋养人的形体,形体仰求元气的充养。   气归精,精归化:气,指药食之气。化,指气化,化生。药物饮食之气生成人体的阴精,人体的阴精又依赖气化而产生。 精食气,形食味:与上文“气归精”、“味归形”同义。食,指仰饲。 经文释义7 味伤形,气伤精:此二句是“味归形”、“形食味”及“气归精”、“精食气”太过的自伤。马莳注:“夫味归形而形食味,则凡物之味,固所以养形也,然味或太过,适所以伤此形耳……气归精而精食也,则凡物之气,固所以养精也,然气或太过,适所以伤此精耳。”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精化生人体的元气,药物饮食的味太过又耗伤人体的元气。气,这里指人体的元气 经文释义8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之,与也,和也。张志聪注:“阴阳之道,其在人则为男为女,在体则为气为血”。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天为阳,左行;地为阴,右行。故有左右为阴阳道路的说法。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守,镇守于内。使,役使于外。阴气居于内,为阳气的主持;阳气居于外,为阴气的役使。吴崑注:“阴静,故为阳之镇守;阳动,故为阴之役使”。言阴阳相互内外,不可相离也。 《黄帝内经》所引的古文献 大约有50 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 《逆顺五体》、《禁服》、《脉度》、《本藏》 《气交变》 《外揣》、《五色》、《玉机》、《九针之论》 《天元正纪》 《热论》、《诊经》、《终始》《经脉》《天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