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内科癫狂.ppt
* * * * * * * * * 癫证病例 1 女性,39 岁,3 月前因丢失货物,精神抑郁,寡言少欢,不思饮食,继而妄见妄闻,不愿见人,时常喃喃独语,语无伦次,多惧多恐,并有迫害妄想和悲观厌世之感,烦躁不安,夜寐不宁,每晚入眠 1~2 h,且多噩梦。舌淡、胖嫩,苔白厚 腻,脉弦滑。 辨证:胆郁痰扰,痰迷心窍。 治法:涤痰开窍、镇静安神。 方药:温胆汤化裁 半夏、 陈皮、茯苓、枳实 甘草、竹茹、生姜、大枣、郁金、菖蒲、远志、香附、炒 枣仁、龙齿、牡蛎 服上方 30余剂后,患者病情好转,前症已除,睡眠可达 8 h。2年后随访,已正常工作生活。 按:患者起病由于思虑过度, 肝气被郁,脾气不升,气郁痰结,阻蔽神明,故出现精神异常的证候。痰浊中阻,故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弦滑。治以涤痰开窍、镇静安神。方中半夏、陈皮、枳实苦温燥湿、行气和胃化痰; 茯苓健脾渗湿而消痰;胆南星、竹茹清热化痰;菖蒲、郁金、 远志化痰开窍、安神醒脑;香附行气解郁;炒枣仁养血宁神; 龙齿、牡蛎、珍珠母重镇安神;生姜、大枣、甘草益脾和胃 而协调诸药,使脾健而痰无所生。 女性,42岁,神志恍惚,头昏沉胀闷,心烦失眠,嗳气纳差,口干口苦,面色灰褐,月经先期,量少色淡,舌苔白厚,脉沉滞。 辨证:肝 郁气滞,痰热扰神 治则:解郁和中,清化痰热 方药:龙牡温胆汤加减 升龙牡、花粉、茯苓、陈皮、竹茹、枳实、郁金、炒栀子、枇杷叶、通草,生甘草 服药三剂后,病情改善,头脑较清爽,胃 纳、嗳气好转,心烦失眠同前,于前方去 枇杷叶、通草、甘草,加柏子仁、郁李仁, 再进六剂,精神状况明显好转,改用滋肾 养肝,益脾养心之丸药长期服用,巩固疗 效,以大补阴丸为主方。 按语:癫病日久,郁而化火,是以成气滞痰凝火郁证,致神不守舍。首诊以解郁和中,清化痰热为法;痰清火降之后,又当善后,用柏子仁、龙眼、茯苓、山药养心益脾,大补阴丸滋肾养肝。 狂证病例 男,40岁,10日前夫妇因琐事争吵彻夜失眠,叹气,时哭骂,继则不认亲疏,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西医用镇静安眠药无效而求治于中医。 诊见:面怒不语,答非所问,言语错乱,两脉沉弦而滑,舌苔黄腻。 诊断:狂证。 辨证:痰火热盛。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镇静泄火。 方药:生铁落饮加减 生铁落(先煎),天门冬,麦门冬,川贝母,胆南星,陈皮,石菖蒲,炒远志,钩藤,丹参,熟地黄,姜半夏,茯苓,炒酸枣仁,天竺黄,朱砂(另包冲服) 服药10余剂后,诸症缓解。 按语:狂证病多因大怒伤肝,肝气郁结,郁久生痰化热,上扰心神,神志逆乱而发病。 生铁落重镇降逆之品,起釜底抽薪之用;石菖蒲、远志、茯苓、炒酸枣仁、天竺黄、朱砂安神宣窍;姜半夏、胆南星、麦门冬、天门冬、川贝母养阴清热、清涤痰浊以祛病之源;同时重用熟地黄,补水以制火,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 2 男,19岁,2年前在读高三时常头痛、失眠,逐渐加重至精神失常,经常不回家,奔走詈骂,彻夜不眠,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治不愈。 诊见:精神亢奋,巩膜充血,目光呆滞,答非所问,舌红,苔焦黄,脉弦数。 辨证:三焦腑热,痰火上扰清明。 治法:通泄三焦腑热,涤痰开窍。 方药:导痰汤加减,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胆南星、枳实、山栀子、大黄(后下)、生地。 服药5剂后,症状缓解,能睡3~4h,能简单回答问话,大便通,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将上方中大黄后下改为同下,枳实改枳壳,加钩藤,石菖蒲,再服20余剂而痊愈。后以一贯煎10余剂善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本例因火致痰,痰火互结,上扰清明 致神志模糊,舌红苔焦黄,脉弦数,故以导痰 汤治其标,以大黄、山栀、生地清泄三焦 腑热,凉血安神,加钩藤、石菖蒲熄风开窍 治其本。 3 女性,28岁,产后大出血合并感染高热。而后出现妄想多疑,无故发怒,哭笑无常,躁动漫骂,夜不成寐,食纳少,舌瘦红,苔根部黄腻,脉弦细而数。 产后阴血大伤,又复高热,阴伤更甚,“阴不胜其阳,脉流薄疾,并乃狂”----阳邪病于阳位(火扰心神)。 治法方药:用黄连阿胶汤加丹皮、竹叶、麦冬,三剂痊愈 4 女性,20岁,西医诊断“情感性精神病躁郁症,兴奋状态”,手舞足蹈,高歌喧哗,言语不休,哭笑无常,打人骂人,口干多饮,睡眠差,大便干,形体消瘦,舌红绛起芒刺,无苔,脉弦细数。 因参加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日夜准备,2周未好好休息,心阴大亏,心火亢盛,并乃发狂。 治法方药:滋阴补血,清心安神,用三甲复脉汤护其真阴,合用犀角地黄汤清泻心火,六剂后病情好转,去犀角地黄汤,再进六剂痊愈。 5)男,52岁。因车祸致头部重伤。入院时昏迷,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