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都市金牛区初中历史教
研网络集体备课成果汇编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成都市金牛区初中历史中心组
成都市金牛区初中历史名师工作室
2015年4月
总策划:张 燕
策 划:张永玲 李 玉 倪培勤 马晓斌 王 剑
张志仙 杜三春 马云飞 田敏侠 姚 莹
赵映梅 胡玉茹 李联聪 何 英 陈建英
统 稿:张永玲 马云飞
审 稿:张 燕
目录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理论部分…………………… (1)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基础知识…………………… (5)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牛刀小试………………… (16)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研究课例………………… (28)
成都市金牛区初中历史教研网络集体备课
成果: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理论部分
理论学习是我们增强行动自觉的重要保证。
-1-
改革相关理论归纳
成都八中李玉
成都四十四中杜三春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
调整变动,是一种内部的制度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改革的分类
1、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
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改革的性质看,
奴隶主阶级改革(梭伦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地主阶级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
资产阶级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
社会主义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中国改革)
3、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二、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
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三、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
基础的需要时,必然会产生统治危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巩固统治,就不得不进
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
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
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
社会的发展;民族危机严重。
四.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首先,改革与革命的主导者和方式不同。改革是国家、政府所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
和平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和平的社会背景。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其根本
-2-
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自下而上发动的,革命中充满了暴力、斗
争和尖锐的矛盾冲突,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其次,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
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使其获得
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
斗争。
最后,改革和革命的后果不同。由于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
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也意味着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
等进行重建,所以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
式,是对旧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改革往往不会对生产力造成破坏,这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