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5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申报推荐表.PDF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5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申报推荐表.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5 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申报推荐表 学院名称: 地球科学学院 填表日期:2015 年5 月11 日 论文题目 陆缘深水区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过程、响应及动力学机制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own-slope and along-slope processes in deep-water 论文英文题目 continental margins: Processes, products and flow Dynamics 获得博士学 作者姓名 论文答辩日期 论文研究方向 位日期 2104 年6 月 龚承林 2014 年5 月31 日 含油气盆地分析与资源评价 26 日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代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代码 码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081800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程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研 王英民 含油气盆地分析与资源评价 (限填1 人) 究方向 攻读博士学位方式 1-统招生 √ 2-联合培养□ 3-在职攻读□ (请在相应框内打勾) 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研究是当今国际深水沉积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和前缘领 域,但由于重力流和底流在触发机制、流动方向、搬运能力、持续时间、搬运机制等 方面的巨大差异性,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一直争论很大:对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 典型沉积响应的发育演化和沉积构成尚认识不清;尚未建立交互作用形成的底流改造 论 砂的分布模式和识别相标志;并未揭示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沉积动力学机制;同 文 时对底流改造砂的成因机理还存在争议。这四个科学问题是“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 的 主 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核心要件,同时也是该论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攻方向。 要 本论文以南海北部陆缘东段为研究区,对大型重力活塞样和岩心进行了放射性碳 创 新 同位素测年、粒度和微体古生物分析以及岩心观察,对研究区内多波束海底测深数据、 点 数千公里的区域2D 地震和近4000km2 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基础工作扎 实,工作量饱满,深入开展了“陆缘深水区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过程、响应及动 力学机制”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1 )刻画了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典型沉积响应的发育演化和沉积构成:不发 育堤岸且持续地向一个方向迁移的深水单向迁移水道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典型沉 1 积响应,其在全球深水陆坡上普遍发育存在,经历了三期(“低位早期—侵蚀期”、“低 位晚期—侧向迁移期”和“海侵—废弃期”)的发育演化过程,相应在水道内形成一个 由底流改造砂,滑塌/碎屑流沉积和深海披覆泥组成的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 (2 )建立了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形成的砂体的分布模式和识别相标志:在剖面 上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内交互作用形成的底流改造砂总是持续地向水道迁移一侧迁移、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