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生源信息-滁州学院就业工作.DOC

信息学院生源信息-滁州学院就业工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下设计算机工程系、网络与通信工程系和一个大学计算机教研室,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硕士及博士62人。有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安徽省教坛新秀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坛新秀4人,校级学术带头人2人,校级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思科、红帽、ITAT、CEAC等知名IT认证培训讲师16人,有20多人次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不同奖项。学院有一支具有一定实践开发能力、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并拥有“网络工程”校级教学团队。 根据“集成、开放、创新、管理”的基本原则,信息学院建设了一批环境优良、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的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拥有各类设备700台(套),总值近1000万元。其中,专业教学实验室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网络互联与组网?网络测量与优化、Internet技术?网络管理与安全、无线网络及新一代网络技术、机器人技术、软件技术、图形图像技术、组装与维护技术、嵌入式与无线传感器网络、云计算与服务计算及智能家居等,形成了软件、网络、嵌入式与物联网等三个系列的实验实训中心;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 HYPERLINK /s/15/t/199/f7/b2/info63410.htm \t _blank 江苏金智教育、滁州电信、滁州移动、滁州联通、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 HYPERLINK /s/15/t/199/5c/57/info89175.htm \t _blank Oracle教育中心、 HYPERLINK /view/3940402.htm?fr=aladdin \t _blank 无锡NIIT软件外包实训基地、 HYPERLINK \t _blank 无锡儒安科技有限公司、 HYPERLINK /s/15/t/199/f7/b0/info63408.htm \t _blank 滁州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等多个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以及校内的网络工程实习基地。 近三年来,信息学院学生有5人共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有100多人获机器人、单片机、智能汽车、程序设计等科技竞赛奖项,其中,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二等奖1项,安徽省首届大学生单片机应用技能竞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安徽省机器人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优胜奖5项;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兼安徽赛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 杯智能车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优胜奖1项;安徽省程序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有30多人成功申报大学生实践与创新研究项目。 信息学院毕业生因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稳健而不失创造力的工作作风、良好的个人修养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一次性就业率达92.5%以上。对毕业生进行的跟踪调查表明,大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方向工作,主要分布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部门以及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部门。许多人已成长为所在单位的青年骨干,得到了所在单位的认可。毕业生的考研率录取率也逐年上升,平均每年的研究生考取率占毕业生人数的15%,录取学校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等“985”及“211”高校,还有部分学生赴国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三年,98人,非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应用与开发能力,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在计算机网络各相关领域中从事基本应用、基础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数据结构、综合布线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操作系统、网络高级应用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编程、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或在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四年,76人,专升本,两年,36人,非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有一定的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的开发及维护能力,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的发展趋势,对计算机新思想和新技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专业基础课包括: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数字逻辑、数据结构、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嵌入式方向的课程包括: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机器人技术、嵌入式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等;网络方向的课程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