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农夫集市发起人:让我们用最自然的方式生活-金融银行论文
有机农夫集市发起人:让我们用最自然的方式生活
阿 友
如果一个母亲从不给孩子买超市里的零食,几乎不到外面餐厅吃饭,你会不会觉得她很另类、大胆甚至有点“变态”?张映辉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她按照这套方式养育了两个已经长到11岁和13岁的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怎么坚持做到?这让很多人好奇,也让她身边出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从发起国内最早的有机农夫集市开始,让越来越多的国人特别是主妇意识到个人的社会责任。
寻找真正的食物
1964年,张映辉出生于黑龙江省密山市的连珠山镇,1982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专业。4年学成毕业后,她如愿进入一家研究所做科技政策翻译和编辑工作,待遇不菲,工作稳定,过着许多女孩子梦寐以求的生活。1998年,不安分的张映辉赴英国做访问学者,在国外生活期间,她第一次接触到“有机食品”这个新名词,触动了她孩提记忆中对大自然最原生态食物的甜蜜回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映辉生活在家乡连珠山镇,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但黑土地却很富足,源源不断地提供出最自然的食物,她说:“记忆中,我们吃的都是应季的食材,春天挖野菜,初夏采野草莓和黄花菜,夏季和初秋则是各种种植的蔬菜和水果,还可以到湖里捕野生鱼,秋天除了收获粮食和蔬菜,也采摘一些野生的榛子、蘑菇等,冬天吃的是秋季储存下来的蔬菜和腌酸菜,还可以自己发豆芽,并在木槽里栽蒜黄。”
在英国期间,张映辉成了家,她的丈夫是个意大利人,中文名字叫路德。丈夫博士毕业后就职于英国一家咨询公司,主要从事开发第三世界和贫困家庭相关的项目。由于路德常在不同国家工作,婚后张映辉开始当全职家庭主妇。2001年5月,大儿子昆仑出生,作为妈妈她首先要考虑该给孩子吃什么才能让宝贝健康快乐。昆仑出生在意大利,当时就收到了婴儿食品公司的免费礼包,里面有几个小瓶装的胡萝卜泥,我打开一瓶尝了一口,甜丝丝的,但完全没有新鲜胡萝卜的味道,当时就决定永远都不让孩子碰这些所谓的婴儿食品!
凭着对食物味道的高度敏感,带着对原生态食物的记忆和理解,张映辉开始为孩子和家人找寻食物,由此她摒弃了一切加工食品,保证家庭所有食物都是自己在家中用新鲜食材现做现吃,甚至连孩子的零食都自己亲手做。在张映辉看来,那才是真正的食物。
丈夫的工作流动性大,意大利、英国、巴基斯坦、中国都曾是他们的家,张映辉寻找包括有机食品在内的各种健康食物的足迹也遍布这些国家。2007年到2010年,他们一家恰好在北京生活,此时小家庭已发展到4口人。那几年,为了给孩子找到健康干净的有机食材,张映辉将北京有机农场翻了个“底朝天”,慢慢地她全身心投入到中国有机产业的独立走访和调查中,自觉消费有机产品,并提出追求自然生活方式的理念。
张映辉每到一个农场,农场主都非常意外,这个留着齐耳短发,戴着一副老式大圆眼镜,身着灰青棉布中式对襟小袄的瘦弱女子说话非常直接,和她的打扮与时代格格不入一样。不过他们也不能否认张映辉身上散发着一种亲切、质朴、随和的气质,很本能地乐于和她交流探讨。
尽管奔波跋涉很艰辛,张映辉却鲜能找回那种大自然给予的口感,意外的收获使她很快和许多农场主熟络起来。
现代都市不乏和她一样怀念纯天然绿色“乡间土味”的人。于是, 2010年初,43岁的张映辉在一家网站开了一个叫“自然之子”的专栏,客观介绍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有机农场和坚持不用农药化肥的农户,这些都是她曾经耗费精力财力一家家去实地探访,并且购买品尝过产品的地方。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张映辉自然更关心国内有机农业的发展,经过3年摸索,2010年5月,她主动将这些有机农场组织起来,促成了北京第一场有机农夫集市,起初的愿望是为了让大众能够买到真正信得过的食材,同时也为了让这些艰难生存的农场主们有一个拓展公众销售渠道的机会。农夫集市开市比较随意,时间和地点通过微博发布。“严格意义上的有机产品是需要通过官方认证检测的,但我们规模产量非常小,加之认证程序烦琐费用奇高,所以没有去做检测。集市上,人与人都是通过直接对话交流,通过人品来判定物品的可信度。”张映辉解释道,和她一样,集市上很多农户也是“不务正业”,不少农户是教授,还有金融、地产、IT界的大腕,做农业大多不以赚钱为目的,仅仅是对绿色健康这种生活方式的推崇而已,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作假。
农夫集市经过网络持续发酵,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一线都市办得风声水起,一到周末,精英们带着自家有机蔬菜、香草香肠、有机大米等,乘飞机坐高铁,参与大江南北的火热“农夫集市”活动,成为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生力军。到2014年5月,仅北京就已连续举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