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现代领导素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智慧与现代领导素养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张国刚 博士 一、序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谈起 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历史价值——这就是为什么 北京奥运会好评如潮的深层原因。 全球化浪潮挑战的实质:走西方推行的一元主义的 全球化,还是坚持不同文明民族多元主义的全球 化。 全球化浪潮的机遇:中华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具有 强大的生命力; 继承和发展以儒学为主线,儒、 释、道结合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切入全球化的 重要文化竞争力资源。 清华学堂是清华最早的建筑之一,1925年,学校 在这里增设“国学研究院”,著名“四大导师”--梁启 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都曾执教于此。 清华国学院 吴宓 • “宓曾间接承继西洋道统,而吸 收其中心精神。宓持此所得区 区以归,故更能了解中国文化 之优点与孔子崇高中正。” • “须融会新旧道理,取证中西历 史,以批判之态度,思辨之工 夫,博考详察,深心领会,造 成一贯之学说,阐明全部之真 理,然后孔子之价值自见,孔 教之精义乃明。” • 中国新文化之建设,“宜博采东 西,并览古今,然后折衷而归 一之。” 清华园 · 古月堂 (王国维梁启超故居) 胡锦涛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2006年在耶鲁大学的演讲) • 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 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下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 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 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 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 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 • 现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 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 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民本思想 •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 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民为邦本,本固 邦宁,天地之间莫归于人”,强调要“立民、喻民、 养民、惠民”。 • 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 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 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最终是 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 权,仍是中国的首要任务。我们将大力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 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 活。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天 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的一句千年传 世格言。中华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 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曲,屡遭 坎坷而不馁,靠着就是这样发愤图强、坚韧不 拔、与时俱进的精神。 • 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在 建设国家中焕发出来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前进道 路上的各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正是这种自 强不息精神的写照。 和谐社会理想 •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 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 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 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 今天,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 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 精神、民主和法制、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 有机统一。 和而不同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