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阅读法: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比较阅读法,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或者有一定联系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其共同性和特殊性。这个比较是有条件的:①要有可比性;②要选择可比点;③比较点的选择可以是某个方面或是某个角度。比较阅读法的方式有如下几种:一、同类相比(求同法)。例如历史学家、教育家吴晗的《谈骨气》和科普作家叶永烈的《为科学而献身》两文,其共同点都是杂文,属议论文的范畴,均是用例证法来论证。叶文的标题“为科学而献身”即是论点,补出其省略成分,就是“伟大的科学家都有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吴文的第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即是论点。可见,二者的论点都很鲜明直接。但是,也有相异之点,即两文的例证安排不一样。叶文是依次按六位科学家生活年代先后顺序安排绘写他们的生动而典型的事迹;而吴文是根据例证材料照应文章中对骨气的解释来安排的。文天祥是“富贵不能淫”,行乞者不食“嗟来之食”是“贫贱不能移”,闻一多是“威武不能屈”,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从思维角度分析不难看出:这类思维特点是同类事物(文章)通过比较鉴别,剖开其表面现象,摒除其偶然性因素和非本质细节,把握同类事物基本特征。二、异类相比(求异法)。......( 例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16期供稿文/付凤梅 [导读]比较阅读法是最佳的语文阅读方法之一。 摘要:比较阅读法是最佳的语文阅读方法之一。它能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举例分析了比较阅读法在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关键词:比较阅读法;创造性思维;语文阅读 ??? 比较阅读法是最佳的阅读方法之一,因为它在语文学习中能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提高认识,分清是非,语文学习也不例外。比较阅读法有两种:“比异求同”和“比同求异”。 所谓比异求同,就是在把握各个不同点的同时,重点分析他们的共同之处,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点。所谓比同求异,是将不同点明显地组织在一起,要在把握共同点的前提下,侧重于比较他们的不同点。下面从“比异求同”和“比同求异”两方面谈谈比较阅读法。 一、比异求同  所谓比异求同,就是在把握各个不同点的同时,重点分析他们的共同之处,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点。这种比较在语文学习中运用得较少。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他们性格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即农村经济的破产。闰土,一个贫苦的瓜农,主要靠出卖劳动果实为生,在军阀混乱中,他虽然辛苦操劳,拼命挣扎,终因身受天灾、苛捐杂税、兵匪官绅的重重压榨,陷入饥寒交迫之中,农村经济的破产使他的性格变得迟钝、麻木。同样,杨二嫂年轻时,曾经称作“豆腐西施”,充当招徕生意的广告,虽受人格上的屈辱,但生活还能维持。由于农村经济衰落,她家境也难以维持原状,在种种艰辛的磨练下,她变了,对“我”虚假吹捧,尖刻嘲讽,对闰土恶语中伤,这一切都出于自己的私利,而这也是农村经济衰落造成的。这种比异求同,能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开动脑筋,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比同求异  所谓比同求异,是将不同点明显地组织在一起,要在把握共同点的前提下,侧重于比较他们的不同点。这种比较在语文学习中运用比较广泛。下面介绍四种常见的比较方法。  1.词语比较。这是比较法中的微观比较法。例如“踱”字表现一个人脚步缓慢而有气度,可是用在不同人物身上,就会显示出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试比较下列各句中“踱”的作用。 (1)阿Q等酒店要关门,才踱回土谷祠去。(《阿Q正传》 (2)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房子里。(《孔已己》) (3)四叔踱出门外。(《祝福》) (4)(老妇人)来回地踱着,背诵那些又旧又拙劣的抚慰孩子的语句。(《夜》)  (1)句中的“踱”字,只表示阿Q脚步缓慢。假洋鬼子不许阿Q革命,使阿Q“投降”革命党的理想成了泡影。阿Q以酒浇愁,喝了两碗闷酒,缓步走回土谷祠。句中的“踱”字表现他的失落感和不满情绪。这个“踱”字也与前文中写阿Q想革命而精神亢奋地“飞”回土谷祠形成鲜明的对比。  (2)句中的“踱”字,表示人物脚步缓慢而有气度。长衫帮和短衣帮的区别在于喝酒的“坐”与“站”,不同的姿势表明了二者之间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句中的“踱”字,显示出长衫帮的优越感和轩昂气质,与也穿长衫却站着喝酒的孔已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孔已己的形象作了反衬。  (3)句中的“踱”字含义颇深。祥林嫂被夫家捉走之后,鲁府上下沸反盈天,连鲁四老爷也不能再“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了,只好撕下面子,不顾平日地主老爷的身份,亲自出门寻找女仆。句中的“踱”字,虽然也描写脚步缓慢,却表现了鲁四老爷借用缓慢的脚步既显示自己的身份又遮掩自己的狼狈像,对他的虚伪本性作了进一步的揭露。  (4)句中的“踱”字表示人物难以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