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以基本學力測驗分數納入甄選總分權重不得逾 甄選總分50%,不得採計在校學科成績。 2. 參採學生在校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表現、日常生活表現或其他才能等。 3. 招生學校應視實際需要就實驗、口試、小論文、 實作、表演或術科等項選擇辦理,但不得加考任何學科紙筆測驗。 4.各校應採計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之寫作測驗分數,作為報名資格條件或加分條件。 實施方式 * 音樂,美術,舞蹈,戲劇,體育,科學等班別 由各招生學校依相關規定辦理術科測驗。 報名:98年6月9日、10日 放榜:98年6月17日 分發、放榜、報到:98年6月19日(五專) (各區有不同規定時,依各區簡章為主) ◎報名費用: 高中職280元,五專400元 (若有更改以教育部公佈為準) * 應屆及非應屆國中畢業生及同等學力。 取得當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分數者。 實施對象 * 1.全國公私立高中職、五專聯合成立統一登記分發中心。 2.登記分發之區域,以全國高中職分為15個分發區,全國五專合為一區。 實施範圍 * 1.如參加二次學力測驗之學生,由電腦選擇較優一次之成績總分(含寫作測驗分數)完整使用作為分發依據,不得加權計分。 2.總分相同時,依寫作測驗、國文、數學、英語、社會及自然的分數高低順序依次比較分數。 實施方式 * 實施方式 98年第1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分數 寫作測驗 國文 數學 英語 社會 自然 總分 12(六級分) 72 59 62 60 66 331 98年第2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分數 寫作測驗 國文 數學 英語 社會 自然 總分 12(六級分) 72 59 60 60 68 331 自動擇優 * 3.至多可選填80個志願,若同時報名高中高職及五專,可交互填選 。 4.志願代碼皆為 5 碼,志願卡劃記時請詳 閱志願卡背面之說明,若未遵守其規定, 而導致無法正確讀卡時,其後果由報名 學生自行負責。 實施方式 * 基測報名時,應選擇高中職登記分發區。 未填登記分發區者,視與基測報考區同。 如第一次與第二次選填分發區不同,以第二次所填分發區為分發依據。 填寫志願卡:志願卡上選填之志願校科及分發區域應與報名表上一致。 注意事項 * ◎報名、繳交志願卡:98年7月24~27日 電腦分發放榜:98年8月11日 報到:98年8月14日 ◎報名費用: (1)只報名高中職-230元。 (2)只報名五專- 230元。 (3)兩者皆報名- 400元。 * 可選填學校 取才方式 跨區與否 ?一所高中 ?一所高職 ?一所高中及 一所高職 一、招生學校得擇一至二科加權 計分。 二、應參採學生日常生活表現或 特殊事蹟等 。 (參採在校成績: 限直升入學) 三、招生學校採書面審查方式辦 理,不得再辦理任何形式之 測驗。 四、應採計基本學力測驗之寫作 測驗分數,作為報名資格條 件或加分條件。 不可跨區 (限向國中三年級學籍所在招生區申請) * 一、五專各類科 二、音樂,美術,舞蹈, 戲劇,體育,科學 等特殊才能班 三、各單類科高中 四、高職海事、水產 、藝術、農業類 科 一、基本學力測驗分數為依據。 二、參採學生在校藝術與人文、 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學習 領域表現、日常生活表現或 其他才能等。 三、招生學校應視實際需要就實驗 、口試、小論文、實作、表演 或術科等項選擇辦理,但不得 加考任何學科紙筆測驗。 四、應採計基本學力測驗之寫作 測驗分數,作為報名資格條 件或加分條件 可跨區 ?全國高 中職分為 15區 ?五專分 為北、 中、南 3區 可選填學校 取才方式 跨區與否 * 登記分發之區域 ●全國高中職分為15區 ●五專全國不分區 高中、高職、五專,交互選填80個志願 一、以基本學力測驗分 數總分(含寫作測 驗分數) 擇一次完 整使用,不得加權 計分。 二、總分相同時,依 寫作測驗、國文、 數學、英語、社會 及自然的分數高低 順序依次比較分 數。 一、未填登記分發區者, 視與基測報考區同。 二、第一次基測報名 時,應選擇高中職 登記分發區。 三、二次選填分 發 區不同 ,以第二 次 所填分發 區為分 發依據。 四、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多元非线性回归的内螺纹铜管污垢-中南大学学报.PDF
- 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测量技术-电子设计工程.PDF
- 基于特征值的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随机稳定性分析-郑州大学学报.PDF
- 基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特斯拉高压演示仪-国外电子测量技术.PDF
- 基于电压串联加法的1000kV国家工频电压计量标准-计量学报.PDF
- 基于电动车的MCU与数字电路试验平台设计与实现-电子设计工程.PDF
- 基于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江苏电源发展规划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PDF
- 基于电流注入法的光伏电源并网谐波电压畸变分析-燕山大学学报.PDF
- 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智能变电站层次化保护策略研究-东北电力大学.PDF
- 基于电磁场数值计算的变频供电感应电机耦合电容与轴-Engineering.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