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思想文化4课程设计.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明末清初;评价;明末清初的早期民主思想与欧洲的启蒙思想;(2007全国文综Ⅱ,1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角度,说一说明清时期新儒学的思想主张;探究;第一种观点;第二种观点;专题小结;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儒家思想在古代被尊崇的原因;(1)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等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识;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 有利于和谐 社会的构建; (3)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稳定; (4)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5)“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 6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 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2011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14)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浙江省温州八校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4)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绍兴市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6)“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 A.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 B.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和密折制推行后的政治现实 C.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呼应 D.说明作者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逻辑;(2011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15)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锋芒所向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②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产生 ③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④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A.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①②④;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原因;李贽的反正统意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判断下列材料观点出自于何人; 材料四: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 梁启超说这部书(《明夷待访录》):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深。 ——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阅读以下材料,概括李贽的观点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此自然之力,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也。”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材料三“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