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诗教文化 中国历史上堪称“诗教”国家,孔夫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中国历史上人的成长与教育与诗歌的关系之密切。甚至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诗歌除了对于个人而言传递微妙感受、抒发性灵之外,还在规范伦理、教化人心、慰籍人心方面,起到与西方宗教类似的作用。 故林语堂曾指出:“吾觉得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诗教导了中国人一种人生观,如何看待宇宙、世界、自然、生活与同类的价值观念,以及由此而生出的一种仁爱、悲悯情怀。……西方有《圣经》,中国有《诗经》。在古代,中国人失意时、悲观绝望时,诗歌都能给他们心灵的安慰,因为诗歌里有一种永恒的超越性的力量。 (李少君《答青年诗歌评论家陈亚冰问》) 何谓诗教 1、《诗》(即《诗经》)的教学。 2、运用《诗经》进行社会教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伦理规范的教化;一个是诗歌评论与创作的教化。 3、诗歌的教育与教化。 1、诗的教学 自周乐师将贵族所做之诗、民间所收之诗编纂成《诗三百》之后,大概就已经成为贵族子弟学习的内容之一。 证据之一:孔子就教自己的学生《诗三百》。 证据之二:《春秋》和《左传》等文献记载大部分贵族都会吟诵诗歌,这应该也是教学的结果。 2、发现诗歌的教化功能 在《诗三百》的教学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诗三百》教学的社会教化功能。进而逐渐强调和突出诗三百教学的社会教化作用。 《论语·八佾》:“《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爲人也,温柔敦厚,《詩》教也。” 《後汉书·方术传序》:“如令温柔敦厚而不愚,斯深於《詩》教者也。” 3、汉人《诗经》精髓的提炼 汉代传《诗》者在讲授《诗》中不断地发掘其中的高大上思想,从而逐形成了《诗经》的诗歌思想。 《诗·周南·关雎序》:“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 《毛诗序》:“先王以是(指诗三百)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毛诗序》 “毛诗序”是对《诗经》各篇旨意的解释。《毛诗》在首篇《关睢》前有一段总论,世称《诗大序》,其下各篇的序为《诗小序》,合称《诗序》。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 《毛诗序》继承了孔子“思无邪”和“兴观群怨”的思想,是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是文学批评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献。其诗学主要观点有: 1,阐述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点; 2,强调诗歌美刺与讽谕的社会功能; 3,强调诗歌与政治和时代感的关系; 4,提出了诗歌分类和表现手法的“六义”说。 诗教成为中国诗歌标的 清沈德潜说:“诗教之尊,可以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 明海瑞 《注唐诗鼓吹序》:“古先王成就人才,由今考之,大抵‘六經’并行,《詩》教爲首。” 聂绀弩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孔子曾盛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诗以悱恻缠绵、温柔敦厚为主;扩大开来, 中国的思想,也都以中庸为主。” 诗教文化的形成过程 1、《诗》(即《诗经》)的教学。 2、《诗》三百篇用来进行伦理规范及其政治服务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 3、《诗经》精髓的提炼,概括出来的诗歌理论。 4、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儒家传统诗论思想:诗歌创作与评论要为政教服务。 5、泛指一切的诗歌教育。 传统诗教思想 1、“诗言志”说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孔颖达曰:“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適也;虽有所適,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於言,乃名为诗。言作诗者,所以舒心志愤懑,而卒成於歌咏,故《虞书》谓之‘诗言志’也。” ——说明诗歌要表现思想感情的本质特征。 赋诗言志 赋诗言志是根据春秋时期在政治、外交场合中赋《诗》时断章取义的情况而提出来的一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