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地球概述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表面形态 地质作用 第一节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 4、地球的表面特征 大陆与海洋的分布 地球的表面积5.1亿KM2,其中海洋占70.8%,陆地占29.2% 4、地球的表面特征 大陆与海洋的分布 4、地球的表面特征 大陆形态按高程和起伏变化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洼地。 海底地形按其特征可划分为海岸带、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海岭或大洋中脊。 4 地球的表面特征 东海大陆架剖面示意图 第五节 地质作用及其特点 地质作用 凡是由自然动力所引起的地壳物质成分、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形态发生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 第五节 地质作用及其特点 第五节 地质作用及其特点 地质作用 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 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 2)地震作用 地震是一种快速、短暂、突发的构造运动。是地壳运动或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强烈地震。唐山市河北矿冶学院图书馆,三层高的阅览室,系装配式纯框架结构,西头倒毁、东头框架幸存。(为唐山地震重点保护遗迹之一。) 陆地地形主要类型 山地:一般是指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的地区; 丘陵: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为地表相对高差不大、山峦起伏的低缓地形; 高原:海拔高度在600m以上,表面比较平坦且宽广,或偶具一定起伏的山岭与沟谷; 平原:海拔高度在200m以下,表面常为平坦或略有起伏,其相对高差小于50m的广大宽平地区; 盆地:是中间比较低平、四周是高原或者山地的地区,因外形似盆而得名。 洼地:是陆地上某些低洼的地区,其高程在海平面以下。如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湖水面在海平面以下150m,称克鲁沁洼地。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海底地形主要类型 海岸带:海边水深在20m以内的地带。其特点是落潮时可露出水面,涨潮时又被海水所淹,因此该带又可称为潮汐带; 大陆架:海水深度不超过200m的浅海地带。地势平坦,坡度缓,一般小于0.1°,它是大陆边缘的延伸部分; 大陆坡:由大陆架再向外海延伸,海底坡度突然加大,水深由200m至2500m,这一带的海称为半深海; 大洋盆地:海水深度自2500m至6000m,这部分海称为深海或大洋。在大洋盆地的中部常分布着海下山脊,称为海岭; 海岭:或称大洋中脊。在大西洋、太平洋及印度洋中都发现有海岭,它是一种线状分布的海底隆起地区。 海沟:在大的边缓,往往分布着深沟,海水深度一般在8000m至10000m左右。马里亚纳海沟:11033m 。 滨岸带 大洋剖面示意图 地表及海底地形 第三节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1 地球的密度:地球平均密度为5.517g/cm3。地表岩石平均密度为2.7~2.8g/cm3,而复盖着地表面积达3/4的水的平均密度为1g/cm3,都比地球的平均密度小得多,故推测地球内部物质应当具有更大的密度。 在2900,5100km作跳跃式的增加; 2 地球内部的压力(地压): 静压力:这是由上复地球物质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 地球的静压力是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 地应力:来自地壳运动的应力,以水平力为主; 地压对煤矿区巷道的维护、煤及瓦斯突出的预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地球的温度—地热: 太阳的辐射热、放射性元素蜕变 、重力能,化学反应能,结晶能和地球自转热能等。 三层: 外热层(变温带) 常温层(恒温带) 内热层(增温带) 地温梯度(℃/100m) ——平均地温梯度约3℃/hm ; 地热增温级(m/℃)。 4 地球的磁性: 地磁三要素: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 磁异常:正、负磁异常; ——磁法勘探 地球的重力 : 重力系指在地表某处所受地心引力和该处的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 ——重力勘探 6 地球的放射性: 地球所含放射性元素种类很多,如铀、镭、氡、钋、锕、钍、钾、铷、铼等元素都具有放射性; 放射性物探 地球的电性:——电法勘探; 地球的弹性: 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能传播地震波,因为地震波是弹性波;——地震勘探;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地球内部是怎样?? 为找矿产资源,打钻、开掘各种井巷工程,但一般只能达到几百米至几千米。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深的钻孔,是布置在前苏联的北冰洋滨的科拉半岛上的超深钻,也仅深入地下12000多米。对整个地球说来这只涉及它外壳上极薄的一层。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