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执著探索 大胆开拓——奥斯卡*汉德林的美国移民史研究
摘要:奥斯卡·汉德林认为移民不仅是美国历史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而且是理解美利坚文明的关键。他终身致力于美国外来移民研究,发表了大量开拓性论著,并以其独到的研究视角,娴熟地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积极拓展历史资料的运用范畴,开创了全新的论述方式,在美国移民史研究领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和“里程碑式”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历史其他新兴领域的研发。
关键词:奥斯卡·汉德林 美国移民史 美国史学
奥斯卡·汉德林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多产、最有影响的历史学家之一”。[1](p.192)他一生著述繁多,研究范围涉及美国历史诸多方面,并在种族史、社会史、城市史等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从1939年开始,他在哈佛大学度过了漫长的执教生涯,①培养了包括伯纳德·贝林、斯蒂芬·塞恩斯特罗姆、阿瑟·曼在内的一批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他将史学研究对象和受众拓展到普通读者,使美国史学研究逐步走出英雄伟人与历史学家的狭隘圈子,被誉为“既善于为学者写史,也善于为公众写史,……是为数不多的、作品受到普通读者欢迎的专业历史学家之一”。[1](p.192)汉德林对美国史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对“移民在美国经历的解释”。[2]
(一)
奥斯卡·汉德林从事美国移民史研究,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个人之偶然因素。
汉德林1915年9月29日出生在纽约市一个俄国犹太移民家庭。他从小兴趣广泛,爱好体育,具有音乐天赋,但尤其喜欢阅读,8岁时便立志成为一名历史学家。1931年,他如愿进入布鲁克林学院主修历史,3年后获学士学位。仰中世纪史家查尔斯·哈斯金斯之名汉德林报考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但入学后发现哈斯金斯教授业已退休。由于相信学生所师从的导师远比他的研究领域更为重要,他改投著名历史学家老阿瑟·M·施莱辛格门下研读美国社会史。
施莱辛格,一如汉德林,也是移民后代,并对美国移民史研究颇感兴趣,竭力倡导历史学家拓宽研究视野,借助社会科学其他领域方法推动史学研究。他的这些兴趣和观点充分反映在授课和著述中,对汉德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施莱辛格建议下,汉德林选择以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波士顿移民——一个被另外一名博士生放弃的选题——作为博士论文。
汉德林为论文写作付出了艰辛劳动,包括奔波波士顿、华盛顿、都柏林和伦敦等地进行资料收集和社会调查。1940年论文完成,翌年付梓出版,书名为《1790—1865年波士顿移民:关于文化适应的研究》。在书中,汉德林追述了爱尔兰移民自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到内战爆发期间大量涌入波士顿,打破该市原本和谐发展的格局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冲突,以及他们在这个盎格鲁—撒克逊主流文化重镇漫长的文化调适历程。《波士顿移民》一经问世,便因由于“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人口统计资料和其他官方文献,娴熟地运用社会学概念解释同化和文化适应,以及富有想像力地运用移民报刊,一种迄今被忽视的原始资料” [1](p.192) 而受到重视,被视作“杰出史学著作”、“第一部寻求将移民的经历系统化的著作”[3](p.214),并获得了1942年美国历史协会授予的殊荣——邓宁奖。1959年,汉德林出版了修订本,将研究下限延伸至1880年。
《波士顿移民》是奥斯卡·汉德林从事移民史研究的一个高起点。以此为开端,他开始了在美国移民史研究领域的辛勤耕耘。
1951年,汉德林的又一部力作《离根者》问世。正如用该书副标题所揭示的,这一次他要论述的是“缔造美利坚民族的伟大移民运动史话”。他将研究视野从单一移民群体在某个城市的文化调适,拓展至1820年以后进入美国各地的3000多万欧洲移民,探索他们在美国寻求建立家园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移民经历。他在书中坚称,欧洲移民是不得不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到异国陌生都市的迁徙者,他们不仅远离故土,而且必须改变在旧世界形成的生活习性以在美利坚文化熔炉中获得同化,从而遭受极大的文化冲击。汉德林生动描述了移民们在冲击和调适过程中所经受的苦难、歧视和排斥,并注重探索他们在漫长同化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除传统史料外,汉德林大量运用了民间传说、小说和报纸,取材浩繁但删繁擎要,以“散文般流畅明晰的行文”写就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史诗般故事,“具有极大的说服力”。[4](pp.255-56)尽管不少学者批评书中没有注释,但这并不能阻挡《离根者》获得1952年普利策历史著作奖。书中的开篇句“当我想写一部关于美国移民的历史时,我发现移民就是美国史”,[5](p.3)更是成为日后广为传诵引用之名句。
《波士顿移民》和《离根者》在史学界和社会上盛赞连连。前者被誉为一项“范式研究”(model study),后者被视作汉德林“最负盛名的著作”。[1](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