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清音的艺术形式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 川 清 音 * 一、牌子类 概况: 牌子曲类是在明清小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牌子曲类较多的继承了宋元时期的“唱赚”,“诸宫曲”的传统。 演出形式:多数演员自操轻型打击乐器站唱。伴奏乐器:北方以大三弦为主,南方以琵琶、二胡为主。 音乐特点:唱腔结构属曲牌结构(以曲牌为单位构成某一种曲种唱腔的结构体制),包括单曲体、联曲体和单曲加数板三种形式,旋律流畅,歌唱性较强,长于抒情。 牌子曲主要包括单弦、南阳曲子、洛阳曲子、聊城八角鼓、关中曲子、扬州清曲、四川清音、天津时调、西宁曲子、青海赋予、兰州鼓子。 二、四川清音 (一)四川清音的发展状况及代表作品 1、发展状况 四川清音是在明清两代的时调小曲和四川各地的民歌、戏曲音乐发展而成,流行于四川各地,深受群众喜爱。过去曾名“唱琵琶”,“唱月琴”,因为伴奏乐器以琵琶或月琴为主。 2、代表作品 四川清音的曲目非常丰富,到清朝末年,各类曲目已达400多个。目前搜集整理出200多个。 历史戏剧和民间传说:如《秋江》、《抢伞》、《尼姑下山》、《昭君出塞》、《贵妃饮酒》等。 抒情诗词,内容多为描写女子的爱情和生活:如《悲秋》、《绣荷包》、《绣荷包》、《忆我郎》等。 解放后,四川清音出现了大量新曲目:如《羞月亮》、《布谷鸟咕咕叫》、《江竹筠》等。 (二)四川清音的艺术形式 1、表演形式 四川清音的演唱过去一女演员为主,男演员为辅,坐唱不表演。演员自弹乐器。现仍以女演员为主,改为站唱,略有表演,另有演奏员担任伴奏,并由演奏员兼任配角或帮腔。 2、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除琵琶、月琴外还有竹板、檀板,另外还可以使用三弦、二胡、中胡、扬琴、碰铃等。表演是演员左手打板,右手用筷子击打竹鼓以击节。旁有乐器伴奏,以琵琶为主。 月琴 3、唱腔 唱腔 小调 大调 牌子 小调——是可以单独演唱的曲调,来自民族,常用来演唱抒情的生活片段和叙述小段故事,结构简单,近似分节歌,即一个曲调反复演唱多段唱词。每次反复中根据唱词的变化,曲调作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发展。这类曲牌有数十首,《鲜花调》、《长城调》、《小桃红》、《武昌调》、《四季调》等。 大调——是大型体裁,一般用来演唱历史戏和民间传说故事。共有八大调,即:勾调、马头调、寄生调、荡调、背工调、月(越)调、反西皮调和滩簧调。其中除反西皮调属板腔变化体外,其余皆为联曲体。他们都有曲头、曲尾之分,在曲头、曲尾之间加入若干牌子。 牌子——是不能独立演唱的曲牌,常夹在大调中使用,如《半边月》、《平板》、《夺子》、《叠断桥》、《罗江桥》等。其中除《半边月》、《平板》、《夺子》、《叠断桥》和《末调》为大调中的月调所专用外,其他曲牌在各种大调中均可使用。 小 放 风 筝 三月呀里来是清明 姊妹们双双去呀踏青 随带着纸糊的糊纸的 丁丁猫儿黑老鹰 美人头上加七星 在万花楼前去放风筝 离却了绣房门 啊 马上要起程 姐儿来在一里亭 得见几个文童生 怀抱着三字经那个四字经 口念五经和六经 这小小书童在随后跟 上京去求名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