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石流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
PAGE
PAGE 3
土石流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
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三十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0)農林字第 900031394號令訂定發布全文九條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二月二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授水保字第 0941842064號令修正發布全文九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法源:災害防救法第四十八條》
第一條 本標準依災害防救法第四十八條規定訂定之。
《土石流災害之定義》
第二條 本標準所稱土石流災害,係指因泥、砂、礫及巨石等物質與水之混合物,受重力作用產生黏稠流動體所造成之天然災害。
《災害救助種類》
第三條 災害救助種類如下:
一、人員死亡、失蹤、重傷之救助。
二、安遷之救助。
三、農田、漁塭之受災救助。
《災害救助對象與認定標準》
第四條 災害救助對象如下:
一、死亡救助:因災致死或因災致重傷而死亡者。
二、失蹤救助:因災致行蹤不明者。
三、重傷救助:指因災致重傷或未致重傷,必須緊急救護住院治療,自住院之日起十五日內(住院期間)所發生醫療費用總額達重傷救助金金額者。
四、安遷救助:因住屋毀損達不堪居住程度者,其認定標準如下:
(一)受災戶住屋屋頂連同椽木塌毀面積超過三分之一;或鋼筋混凝土造成住屋屋頂之樓板、橫樑因災龜裂毀損,非經整修不能居住者。
(二)受災戶住屋牆壁斷裂、傾斜或共同牆壁倒損,非經整修不能居住者。
(三)其他經直轄市、縣(市)政府認定住屋受損嚴重,非經整修不能居住者。
(四)本款所稱受災戶,指災害發生時已在現址辦妥戶籍登記,且居住於現址者;住屋係以臥室、客廳、飯廳及連棟之廚廁、浴室為限。
五、農田、漁塭之救助:因受災致無法耕種或養殖者。
《土石流災害救助之查報》
第五條 土石流災害救助查報,以村(里)為單位。土石流災害發生後,由村(里)長、村(里)幹事,必要時得會同警察派出所員警,切實勘查發生之時間、種類、原因、區域、受災戶數、人口、傷亡人數、房屋損失數目及農田、漁塭受災情形,由鄉(鎮、市、區)公所報請直轄市、縣(市)政府派員前往督勘及撥款辦理救助。
《災害救助金核發標準》
第六條 災害救助金核發標準如下:
一、死亡救助:每人發給新臺幣二十萬元。
二、失蹤救助:每人發給新臺幣二十萬元。
三、重傷救助:每人發給新臺幣十萬元。
四、安遷救助:住屋毀損達不堪居住程度,依受災戶戶內人口數發放,一人以新臺幣二萬元計算,最高以十萬元為限。土石流災前未居住於受災損毀住屋者,不予發給。
五、農田、漁塭之救助:
(一)農田受災救助標準以每戶達○.○五公頃以上,始予救濟。其流失一公頃救助新臺幣十萬元;埋沒一公頃救助新臺幣五萬元(救濟金計算方式以○.○一公頃為基數,凡流失○.○一公頃發放新臺幣一千元,埋沒○
(二)魚塭受災救助標準,流失、埋沒面積以每戶達○.○五公頃以上,塭堤崩塌以達六立方公尺以上者,始予救助。流失一公頃救助新臺幣十萬元;埋沒一公頃救助新臺幣五萬元;塭堤崩塌每立方公尺發放新臺幣三百元,但每戶最高以新臺幣二萬五千元為限(每戶救助金之計算,除塭堤崩塌以一立方公尺為基數外,均以○.○
前項第二款救助金於發放後,原失蹤人仍生存者,其家屬原支領之救助金應予繳回。
同一災害中,已領取其他政府單位核發之災害救助金者,不得重複支領。
《災害救助金具領人資格》
第七條 災害救助金具領人資格如下:
一、死亡或失蹤救助金,具領人順序為:
(一)配偶。
(二)直系血親卑親屬。
(三)父母。
(四)兄弟姊妹。
(五)祖父母。
二、重傷救助金:由本人具領。
三、安遷救助金:由戶長或現住人具領。
四、農田、漁塭救助金:由已獨立而實際從事耕作、養殖之農漁戶具領。
《災害救助金之財源》
第八條 災害救助金,由災害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政府發給。所需經費由災害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政府分別編列預算支應之。
《施行日》
第九條 本標準自發布日施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