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严重并发症的防治-医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  述 麻醉工作的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 麻醉状态本身就是介于生与死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在麻醉状态下,机体对外界的反应呈过度增强或显著抑制,自主调节机制部分或全部丧失,自我保护功能严重受损,很容易因各种原因而导致死亡或伤残 麻醉并发症和意外的概念 麻醉并发症是指由麻醉引起的、不希望发生的组织损伤或病态反应 麻醉意外指因麻醉造成的患者死亡或严重组织损伤和致残 麻醉并发症时有发生 完全避免麻醉并发症发生是困难的 70%的是责任性的 !!!!! 麻醉并发症涉及三方面因素 1、病人因素 2、麻醉因素 麻醉医师素质及技术水平 ;麻醉药、麻醉器械等的影响和故障 3、手术因素 若麻醉医师能意识到在围麻醉期各阶段都有可能发生麻醉并发症,并制定出必要的防范措施,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病人因素 病人是麻醉风险的承受者 病人的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变性质、主要脏器功能状态、潜在疾病以及病人对治疗、操作和各种处理措施的反应等均可影响麻醉的安全性 1、年龄: 小儿机体尚未发育成熟、器官功能不全、故麻醉死亡率亦高于成人,有报道,4岁以下小儿麻醉所致心搏骤停的发生率为12岁以上小儿的3倍 另有报道,1岁以下者发生率比年长儿大10倍 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脏器贮备与代偿能力显著降低且并存疾病较多,其麻醉风险亦增大,有报道,70岁以上病人的心源性死亡高于常人10倍,英国对50万例手术病人统计的死亡率为0.7%,65岁以上者占79%。就术后死亡率而言,40岁为2.3%,60岁为6.8%、80岁为8%,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疾病 许多疾病本身即是造成死亡的原因,尤以心血管疾病为多,若为如此危重病人实施麻醉,其风险性不言而喻 心梗是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占院内死 亡的15%~30% 无冠心病史者心梗率为 0.13% 有冠心病史者心梗率为 5% 心梗后 3个月内手术再梗率为 20%~35% 3~6个月后手术再梗率为 10%~16% 6个月后手术再梗率降至 3%~5% 此外: 休克 心衰 严重心律失常 内稳态失衡 嗜铬细胞瘤 动脉瘤 脑疝等均可增加麻醉风险 3、体质状态 ASA分级对评估麻醉风险意义重大 级别 死亡率 Ⅰ级 0.1% Ⅱ级 0.2% Ⅲ级 1.8% Ⅳ级 7.8% Ⅴ级 9.4% (二)麻醉因素 麻醉医师在意外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理论知识、临床经验、 操作技巧、工作作风和态度、 精神与情绪、应变能力等 均能明显影响对病情的观察、判断水平和处 理措施的及时与准确 1、麻醉选择不当 包括麻醉方法与药物 如: - 休克或低血容量未纠正而行椎管内麻醉 - 气道不畅未作气管插管而行全麻 - 高血压患者用氯胺酮 - 凝血障碍者行硬膜外麻醉 - 截瘫、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或高钾血症者应用琥珀酰胆碱等 2、麻醉准备不足 未全面了解病情,在无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手术,或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心中无数也未考虑相应对策,临危时慌张失措或用错药物 因此强调切忌仓促上阵 3、麻醉操作失误 硬膜外穿刺误入蛛网膜下腔致全脊麻 损伤脊髓 局麻药大量入血引起中毒 神经阻滞或深静脉置管导致气胸 气管插管误入食道等 4、麻醉管理不当 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 钠石灰失效 气管导管或呼吸管路扭折、滑脱或漏气 通气不足或过度 输液输血不足或过量 呕吐误吸 空气栓塞等 无基本生命指征监测条件 5、机械故障 麻醉呼吸机失常 活瓣失灵 呼吸容量计不准 气体流量计不准 挥发罐刻度不准 监测仪参数错误 电器设备漏电等 6、其它 错用药物 氧源错误 药物逾量、过敏 误输异型血等 (三)手术因素 1、手术危险性 麻醉风险程度同样取决于手术种类和创伤大小 依心因性并发症和死亡率、将手术危险性分为三类: ①高危手术:急诊大手术、大血管手术、周围血管手术和长时间手术,心脏意外发生率5% ②中危手术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