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苏州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2013?苏州)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单位的是( )
A.
牛顿
B.
帕斯卡
C.
瓦特
D.
焦耳
考点:
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认识图片展示的物理学家,根据对物理量及单位的对应关系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
解:
A、图片中的科学家是牛顿,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力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B、图片中的科学家是帕斯卡,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压强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C、图片中的科学家是瓦特,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功率的单位.符合题意;
D、图片中的科学家是焦耳,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功和能量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我们对物理学史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2.(2分)(2013?苏州)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是一种波
C.
声音具有能量
D.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与能量.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②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另外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③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本身具有能量.
解答:
解:
A、声音的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此选项正确;
B、声音本身是一种波,看不到摸不着.此选项正确;
C、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本身具有能量.此选项正确;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此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我们对声音基本特征的认识,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3.(2分)(2013?苏州)下列关于能源、能量转化及其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B.
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
C.
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D.
核能只能通过重核裂变获取
考点:
能源的分类;能量守恒定律;核能.
专题:
应用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1)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或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或不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2)所谓清洁能源是指污染环境少的可再生能源,且大多数为一次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生物能、地热能等等.只有少数二次能源,如氢能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4)核能是由原子核裂变和聚变形成的.
解答:
解:A、化石能源指的是亿万年前的大量生物经过地壳变化,被埋藏在地下,受地层压力和温度的影响,缓慢地形成的可以燃烧的矿物质,在短时间内不能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太阳能可以直接被人类获取使用,属于清洁能源,故B错误;
C、在能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
D、获得核能的方式有核裂变和核聚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能量和能源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内容的考查,比较简单.
4.(2分)(2013?苏州)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B.
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C.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D.
人的正常体温为38℃
考点:
密度的大小比较;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1)动物和植物的密度都约为水的密度.
(2)中学生的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
(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4)人的正常体温为37℃.
解答:
解:A、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致相同,约为1.0×103kg/m3.选项正确.
B、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8m.选项错误.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选项错误.
D、人的正常体温是37℃.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针对本类估计性问题,要识记和人相关的物理量,例如人的质量、人的体积、人的密度、人的身高等,并且用人上的物理量和被估计的物理量进行对比即可.
5.(2分)(2013?苏州)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
湿裤子晾干
C.
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D.
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考点:
汽化及汽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