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中国人口发展特点  (一)人口增长速度快  时期  高峰期(1949-1957)  低谷期(1958-1961)  高峰期(1962-1973)  下降稳定期(1974-1984)  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22.4  4.6  25.6  13.9  (二)分布不均衡    著名的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第一次明确指出中国人口颁布的特点,他阐明的瑷珲~腾冲线,至今仍是体现中国人口颁布地区差异性的一条最基本的分界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该线东南一侧包括台湾省在内总面积411.7平方公里,只占全国42.9%,人口总数却达到10.94亿人,占当时全国总人数的94.3%;而西北一侧面积占57.1,人口仅0.66亿人,占全国5.7%。东南半壁的平均人口密度为265.7人/平方公里,西北半壁仅为11.6人/平方公里,相差22倍。   中国人口分布图 (三)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占总人口的比率高。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大城市集中,使城镇人口数量迅速增加。我国1965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2%,1990年为26.2%,而1998年则上升为30.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城镇人口还会进一步增加。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58%,2050年则达到70%左右。  (四)人口老龄化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迁。未来几十年内,年龄结构类型不仅将从成年型转向老年型,而且将向高度老年型发展。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老年人口只占总人口的4.9%,1990年为5.1%,2000年达到6.7%。预计到2003年将超过7%,从而进入老龄化社会。至2025年将超过12%,年龄结构已成为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类型。2050 年会上升到20%以上,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进入高度老化阶段。      日本人口老龄化加剧 65岁以上老人逼近20% (五)男女性别比偏高    我国人口男女性别比(是以女性100人为基数计算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不仅显著高于发达国家,而且也稍高于某些发展中国家。我国三次人口普查的性别比分别为:104.88(1953年),103.88(1964年),107.15(1982年)近年来,我国男女性别比呈上升趋势。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男女婴儿的性别比达到114/100。人口性别比的差异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关注。  (六)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我国人口素质的改善与提高是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开始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现在的70岁左右,人口死亡率由1949年的20‰降至现在的7‰左右,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990年的5.18年,每万人大学生数由1952年的3.3人增加到1994年的23.4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已达到98.4%,1987年中国的人文发展指数达到0.716。虽然如此,但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在沙漠化地区小孩儿不上学,不接受教育可以,但不会赶水车不行。所以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会赶水车。   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很多少年儿童辍学到内蒙古草原上去搂发菜。图为孩子们在去搂发菜的途中。 二、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    (一)人口生育率已降到较低水平,自然增长率已由1974年22.2‰下降到1983年的11.5‰,几乎降低了一半,这是世界人口史上罕见的,但生育率继续下降的余地已经不大了。    (二)由于20世纪60~70年代生育高潮形成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在1995年前后形成一个生育高峰,平均每年进入婚育年龄的人数在1100万对以上,生育率的降低较为困难。    (三)中国目前人口死亡率在世界上是属于较低的,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死亡率继续下降是有可能的。  *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不适当活动,特别是人口的激增。在人类影响环境的诸因素中,人口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基本的生态学问题。  第一节 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一、人口与人口过程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包括了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人口的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在空间上发生分布和密度的改变);人口社会结构的改变(职业结构、民族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八节精美电子贺卡.pptx
-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三个强盗剧本.doc
- 三黎高速公路高温季节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
- 三菱通用变频器FR-D700应用篇使用手册.doc
- 三年级 各种各样的鞋.ppt
- 三年级乘法估算教学.ppt
- 三跳比赛大众健美操评分表一.doc
- 三相异步电机的转矩特征与机械特征.doc
- 三星电子跨文化管理.doc
- 非金属矿制品绿色物流-洞察与解读.docx
-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上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课件 (共28张PPT).ppt
- 中考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与除杂.ppt
- 二年级 上册英语课件-Lesson 19 Skirt and Dress 2|冀教版(一起) (共.pptx
-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5课可爱的西沙群岛|语文S版 (共42张PPT).ppt
- 车间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docx
- 初中体育战术训练冲刺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
- 初中信息技术模拟考试选择题.docx
- 为什心脏会“永不疲倦”地跳动.ppt
- 二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 4 My family 北师大版(一起) (共30张PPT).ppt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