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发掘创造力之扩散性思考测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體育學系(所)刊 初探發掘創造力之擴散性思考測驗 體育學系(所)刊 第五期,41~51 頁 初探發掘創造力之擴散性思考測驗 郭瑜婷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摘要 「創造力」是目前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而人們對於創造力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也一 直處於哲學思辨的狀態。台灣在面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及產業技術升級的同時,具有創造力的國 民乃是致勝的關鍵 ,因此創造力人才的發掘 ,不僅是順應世界潮流 ,也是現在及未來教育的重心。 本文將從不同學者對創造力的定義中探討謂創造力?而在發掘創造力人才面,最常用的方法 就是實施創造力測驗 ,由測驗分數來解釋受試者的 「創造潛能」 ,然而現有的評量工具多而繁複, 我們必須正確的選擇適用的創造力評量工具,方能真正的檢測其創造潛能,本文並由檢測創造力 的測驗中探討其使用的方法及優缺點,更進一步探討創造力測驗的信度與效度。 壹、緒論 知識就是力量,在二十一世紀全球競爭的時代中,國力的盛衰將取決於知識的運用與發展。 睽諸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一個國家能否在經濟、科技、社會與文教發展的激烈競爭中始終立於 不敗之地,端視這個國家是否重視創造力。 史學家湯恩比(唐偉成、江新合,民90)指出:「一個民族或社會能否打開僵局開發前程, 端賴其是否朝著創造的方向邁進,沒有創造力的民族或社會將無法面對未來的衝擊,亦不足以適 應近代的動盪。」王千倖(民88)亦指出:「人民的創造力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主要關鍵,缺乏 創造力將導致國家社會發展遲滯,整個國家終將被淘汰。」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創造力人才的發掘與培育,不僅是順應世界潮流,也是現在及未來教 育的重心。因此,曾志朗才會在不同凡想(洪蘭譯,民88)一書中的「序言」強調:「創造力是 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人力資源。」 近年來,從歐洲到亞洲,從日本到美國,全世界各個國家為了提昇國家競爭力,無不進行一 系列的教育改革 ,其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儼然成為世界各國教改所努力的共同目標 。「創造力」 是目前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台灣在面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及產業技術升級的同時,發掘具 有創造力的國民乃是致勝的關鍵。 貳、何謂創造力 自從Guilford 在1950 年於美國心理學會年會中提出「創造力」的觀點,使得「創造力」忽 然成為教育界和家長的新寵。然而何謂創造力?各家學者眾說紛云,各有其不同解釋。其實「創 造力」一詞來自於拉丁文的creaeus ,意思為生長製作或製造之意 。根據韋氏大辭典的解釋 ,創造 (create)是賦予存在 (to bring into being)發明新結構經由想像所產生的意思 (Webster´ s Collegiate Dictionary,1983),具有「無中生有」或「首創」的性質。 毛連塭(1999)認為造成中外學者對於創造力的概念眾說紛紜,主要是由於各家所看的角度 及所採的觀點不同所致。他依據各學者對創造力定義的觀點,大致歸納出八種主張,研究者整理 如下: 41 體育學系(所)刊 初探發掘創造力之擴散性思考測驗 一 、 主張創造乃是創新未曾有的事物,這種能力謂之創造力。 專家學者對創造力所下之定義或描述(表一) Ghiselin 1952 認為創造是形成新穎、有用及可接受之結果的能力。 Getz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