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羽小壶茶法24则
所谓“小壶茶法”是指以小型壶具冲泡叶形茶(而非末茶,但含紧压茶)。装一次茶叶,冲泡一至数道,倒出茶汤以供品饮的泡茶方法。除此之外,泡茶方式尚有盖碗茶法、大桶茶法,浓缩茶法、含叶茶法、简易茶法与抹茶法等。
小壶茶法在基本架构之外,当然会有许多动作有风格的差异,本折页所介绍的是“陆羽茶艺中心”在茶道教室上所实施的方式,故称之为“陆羽小壶茶法”。
上述各种泡茶法方式主要是依茶器之不同而分,小壶茶法可以冲泡绿茶、乌龙茶、红茶或是后发酵普洱茶,但在传统上常见到的小壶茶多用来冲泡半发酵乌龙茶,然我们不希望受此限制。
小壶茶法是学习茶道最基础的行茶礼法,现就其中主要的24道过程加以叙述,而且是以“茶车”为基础发展而成,若不使用茶车,而是一般的桌面,则操作合改为一条泡茶巾或泡茶盘,排水、排渣的设备改用“水孟”,并于桌旁准备一个“侧柜”以代替茶车内部的柜子。
一、从静态到动态
茶车操作台上摆妥清洗过程的全套泡茶用具,中间是茶壶、茶盅、盖置、奉茶盘等“主茶器”,茶杯与托放在奉茶盘上,茶杯倒扣着。右边是茶荷、茶巾、渣匙、茶拂、计时器等“辅茶器组”左边是“煮水器”,壶内只放少许泡茶用水。茶车内柜的右边放茶叶罐,中间放热水瓶。
打开杯子,将杯子排列在壶、盅的前方,杯托留在奉茶盘上。
茶巾移到茶盅的下方。
二、备水
双手将茶壶(连同茶船)移到左前方,腾出正前方的空间。
左手将水壶放到正前方。
打开水壶盖,放于茶巾上,右手取出热水瓶加满热水。
水壶归位,打开热源开头。(若水温已够,则免去加热的动作。)
若是茶道表演场合,起立向大家一鞠躬,平时可调整一下坐姿,关注一下在场的客人,表示你就要开始泡茶了。
三、温度
打开壶盖,放于盖置上。
左手提起水壶冲入八分满的热水,归位后右手盖上壶盖。
若水温已太高,或不藉温壶以增进等一下‘闻香“的效果,则此过程可略。
四、备茶
右手取出茶罐,打开盖子,将罐盖与罐身放于“辅茶器级组”的下方。
将茶荷交给左手,右手拿茶罐,将所需茶叶倒入荷内。
若是膨松的茶叶,不容易倒出,则将茶荷置地面前,使荷口朝右,右手将茶罐交给左手、,右手拿渣匙,以渣匙的尾端将茶拨入荷内。
茶罐依原状放置于辅茶器组的下方。
五、识茶
双手捧茶荷 ,观香茶叶发酵、焙火、揉捻、粗细等茶况,藉以决定茶量、水温、浸泡时间等。
六赏茶
持茶荷请客人赏茶,主人也藉此机会介绍一下所要冲泡的茶叶,以利客人的品饮
七、温盅
最后一位客人赏完茶,将茶荷送回之前 ,将温壶的水倒入盅内温盅,也藉此机
会了解茶盅是否可以一次盛装壶内的茶汤。如果不行,则泡茶时少冲一点水。若不温壶,温盅亦略。
八、置茶
最后一位客人赏完茶,将茶荷送回茶车上原来放茶荷的地方。
右手拿茶荷交给左手,右手拿渣匙,以尾端协助将茶置入壶内,盖上壶盖。
置茶量若嫌不足,再补置一次;若嫌太多,将多余的茶倒回罐内。
以“茶拂”将附着于茶荷上的茶末刷入“排渣孔”内。
盖上“罐盖”,将茶罐收入茶车内。
九、闻香
右手提起茶壶,左手打开壶盖,欣赏壶内飘出的香气。闻完香,盖上壶盖,放下茶壶。自己先行闻香,一方面有助于泡法的拿捏,二方面便于向客人介绍。
将壶送到客人的茶几上,请客人闻香,客人若在对面,先将壶在船上打正,使壶嘴朝前,然后以左手提壶,将壶放在客人的面前。(如此,客人可以很方便地以右手提壶闻香)。若客人位于你的右侧或左侧,则直接将壶依同一方向递送过去即可。
十、冲第一道茶
客人闻完香,将壶送回茶车。冲入第一道水,冲水时可用绕倒的方式,将茶叶打湿,绕倒的方向以向内倒转为佳,也就是以左手执壶时是依顺时针的方向。冲水量以盖上壶盖后不外溢为原则,若不需满壶的水量,可以不必倒满。
十一、计时
冲完水,放回热水壶:盖上壶盖,按下计是器,开始计算茶叶浸泡的时间如果没有计时器,则用心算。
十二、烫杯
将温盅的水分倒入每个杯子内烫杯,也趁此机会测量刚才八分满的一壶茶是否足够每杯的茶量,若不够,等一下倒茶每杯可少倒一点;若多余,冲水时少倒一点水,或留在盅内继续奉茶。烫完杯若盅内尚剩有热水,将之倒入排渣孔内。
若担心茶汤温度太高,无法及时饮用,可不必烫杯,将温盅的水直接倒掉若
若不烫杯,开始泡茶时只需将杯子翻正,放在奉茶盘上即可。
十三、倒茶
茶叶浸泡到适当的浓度后,(也就是到了你预计浸泡的时间),将茶汤全部倒入盅内。倒茶时,先打开盅盖,然后提壶在茶巾上停了一下,调整妥手式,持壶将茶倒入盅内,倒完茶,在茶巾上沾一下,调整回手式,将壶放回原位。
十四、备杯
逐个烫杯的水倒掉,在茶巾上沾一下,放回奉茶盘的杯托上。若不烫杯即无需此项动作。
十五、分茶
持茶盅将茶分倒入杯。
十六、端杯奉茶
持奉茶盘端杯奉茶。奉茶时注意高度与远近,务使客人拿取方便。若从客人
侧面奉茶,最好由客人左侧为之,如此客人较易以右手端取杯子。前一位客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