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文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 1 2 3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自读要求 课文朗读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作者介绍 Zhè 浙 自读检测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映山红:杜鹃花 或浓或淡:指颜色有的浓有的淡。 明艳:明亮鲜艳。 时而:有时候。 突兀森郁:突兀:山峰高高耸起的样子;森郁:形容树木多而茂盛。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 Wān 蜿 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指导书写 初读感知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作者记叙了他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品词析句 游览顺序: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写4月14日作者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 第二段:写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 第三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 第四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 第五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 第六段:写乘船出洞。 1.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 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 2.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3.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 时高时低,时 断时续。溪流 是从双龙洞中 流出来的。 4.读第4自然段。 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 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 5.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6.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 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 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7.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 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 8.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 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 隙一词是恰当的。 9.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 10.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 。 11.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 我们也为作者捏着一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其实这段水路并不长,大约就十米,但让人觉得船儿走了好久好久。孔隙中乘船真是太“险”了! 真正体会了内洞之“险”。 内洞另一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12.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 13.洞中有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