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18世纪传入英国,经陆地丝绸之路西传至欧亚个国,经海上丝绸之路东传至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国家 * 本时期从经验学阶段发展到科学实验阶段 * 挤患牛痘病牛的挤奶姑娘,手臂也的牛痘,却不患天花。乡村医生Ienner 意识到种牛痘可预防天花,就将牛痘接种于一个8岁男孩儿的手臂,2个 月后,再接种从天花患者来源的痘液,只导致局部手臂疱疹,未引起全身天花。 * * 19世纪中叶,室温长期放置而减毒的鸡霍乱病原培养物 炭疽杆菌高温灭活,制成死菌苗。 * * 将近100年共有26个免疫学家获得诺贝尔奖金 基础免疫学概述 ? ? 免疫学检测技术 ? 免疫学检测技术 ? ? 免疫学预防与治疗 ? 过敏与过敏性疾病(1) ? ? 过敏与过敏性疾病(2) ? ? 抗感染免疫(1) ? ? 抗感染免疫(2) ? ? 免疫缺陷病 ?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 免疫系统: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是免疫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地方 外周免疫器官:脾、淋巴结、黏膜免疫系统,是免疫应答产生的场所 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基本单位 免疫分子:是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清除病原体的效应物质 * 复习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 T细胞的发育场所 * T细胞由皮质开始发育,进入髓质基本成熟 * 胸腺内的各种细胞及其产生的激素和细胞因子均参与T细胞发育 * * 出入枝 * T细胞和B细胞定居部位 *免疫应答产生的场所 * 淋巴组织在全身的分布,任何地方感染,病原体和抗原提呈细胞都可迅速进入淋巴结,诱导免疫应答。 * * 免疫分子有膜分子和可溶性分子,膜分子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 可溶性分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作用于具有相应受体的靶细胞而发挥生物学效应。可参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参与免疫效应,如CDC,ADCC等 * 复习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 * * 可称之为天然免疫(native immunity) * * * * * * * * Opportunity to remove harmful specificity at an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 移植术后供受者间组织不相容,诱发排斥反应。 人:6号染色体短臂; 小鼠:在17号染色体 讲义表8-1列出不同动物的MHC名称。常用的是人和小鼠的MHC。 * * * * 免疫反应(immune reaction):免疫应答产生的效应物 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所 发生的反应。 免疫分子——补体 补体系统各成分通常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血浆中,在活化物作用下,补体发生复杂的级联反应,表现出生物学活性,此为补体激活。 (一)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 pathway) (二)MBL(mannan-binding lectin)途径 (三)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膜攻击阶段)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细胞毒及溶菌、溶解病毒作用 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C3b参与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IC) 炎症介质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活化的免疫细胞分泌的、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多肽物质的统称 免疫分子——细胞因子(cytokine, CK) 按其主要生物学功能分类: 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2.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3.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4.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5.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GF) 6. 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 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AM) 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多为糖蛋白.以配体-受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分布: 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细胞表面,也可成为可溶性的黏附分子. 免疫分子——黏附分子 粘附分子的类别及特征 1. 整合素家族 2. 选择素家族 3.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4. 黏蛋白样家族 5. 钙黏蛋白家族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位于哺乳动物某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