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社会经济的经度地带性
我国是经度地带性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经度地带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有强烈反映。在我国人民的意识中,东方有特殊的含义。与东有联系的词,如作东、东床、东宫、东阁、东隅、东家等,大都是溢美之词。红楼梦中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一语。后来,东风在我国成了新生力量的代名词。西方国家记述方位时,把南和北两个方位放在前面,称南东,北西,如北偏西45度。我国记述方位时,把东和西两个方位放在前面,称东南,西北,如东偏南30度。
1.我国经度地带性的自然与社会背景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东西差异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特征。我国有句成语,叫“力争上游”。这里上游代表高水平。实际情况相反,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下游社会经济水平比较高,每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和市都在东部。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建议”第一次将全国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中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西部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建议指出,正确处理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发展横向联系,是指导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基本方针。
我国东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是一系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叠加的结果。在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有下列四方面。
(1)气候。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反映纬度地带性与经度地带性的综合影响。季风是我国东部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现象。在季风影响下,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西北内陆干旱少雨。
(2)地貌。我国地貌西高东低,形成三大阶梯。源于西部高原的河流,在东部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加剧了东西环境差异。
(3)海岸线。东部面向大海,有海运之利,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重要条件。
(4)矿产资源。我国煤、石油、铁等重要矿产资源北部比较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北方由纬度地带性引起的劣势,加重了经度地带性的影响。
社会条件方面,有下列四点对东西经济差异有影响。
(1)自唐以来,我国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逐渐东移。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迁到太湖流域,政治中心在北京居多。南北大运河把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联系起来。东部地区有较深厚的文化基础,有较活跃的商品经济传统。
(2)五口通商以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首先传到沿海一带,资本主义工商业首先在沿海地区兴起。内地文化技术相对落后,商品经济发展迟缓。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开放的前哨在沿海。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五个沿海开放区都在东部。
(3)东南沿海华侨、海外华人、港澳台亲属较多。他们为故乡带来丰富的信息、宝贵的资金和技术,传入先进的管理经营经验,促进故乡社会和经济繁荣。
(4)内地少数民族较多。1949年以前,有些少数民族处于封建农奴社会、奴隶社会,甚至处在原始社会。 1949年以来,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历史背景对经济的影响依旧存在。除了朝鲜族和满族,大多数分布在内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素质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我国经济地带与东亚经济地带
我国是东亚经济圈的一部分。我国经济的东西地带性与东亚经济的东西地带性有一定联系。在东部沿海地带,特别是华南沿海已经成为东亚经度带中第三带的组成部分。
首先,我国经济地带与东亚经济地带有共同的分布趋势:东部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发展水平较低。
其次,经济起飞有时间上的连续性。日本50年代经济起飞。亚洲“四小龙”60年代经济起飞。东南亚大多数地区70年代经济起飞。我国在70年代末改革开放,80年代稳步增长。时间上的连续性反映文化上和技术上的扩散过程。广东有250万劳动力为香港服务,广东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坊”的分工格局。闽南不少制伞业、制鞋业由台湾扩散。
第三,东亚与我国紧邻,文化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居民大都祖籍大陆。新加坡华人占四分之三。马来西亚华人占四成。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华人在经济生活中十分活跃。世界银行在总结韩国的发展原因时指出:“韩国以其历来信仰的孔子儒教继承了一种高度重视教育的文化”(贝拉·巴拉萨等,1988)。
经济地带受社会、历史、自然等多因素影响,不可能像等高线、等雨线那样,有精确的连续性与延展性。东亚经济圈内社会历史背景差异特别明显。有些政治疆界成了文化、技术、经济扩散的障碍。在我国东部经济地带中,同样有低谷。广西是全国经济水平最低的省级单位之一。
3.中美两国经度地带性对比
中美两国是面积和纬度比较接近的两个大国,都有较明显的经度地带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西部发展较快,有赶上和超过东部的趋势。因此,在讨论中美两国地带性问题时,有一个观点,认为我国的希望在西部,我国西部应该建成中国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