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能否挽救中国环境的思考.docxVIP

“河长制”能否挽救中国环境的思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长制”能否挽救中国环境的思考   “河长制”能否挽救中国环境的思考   姚大鹏   一、“河长制”的由来   “河长制”由来已久。早在古代,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相传远古时代的鲧因治水9年“功用不成”,被舜帝放逐羽山;禹因治水“通九道”被民众拥为领袖。这种朴素的“河长制”,一惩一奖,问责分明。   历史总是连续的,文化总会绵延传承。在现代中国迅速推广的河长制,在古代中国就曾经以朴素的面貌存在着。虽然还没有提炼上升至科学严谨的国家管理方式,但那些心系百姓的河长和他们的功绩却广为传颂,并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北宋元祐五年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就做了河长的工作。是的,没错,就是那个著名诗人、画家,伟大的文学艺术家苏轼,在担任杭州市市长的时候,干了大量水利工程。当时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湖水干涸,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于是苏轼在任职的第二年便动用民工20余万疏浚西湖,并在西湖建造了三塔作为标志,成就了今天的“三潭映月”。疏浚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了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上建了六座桥,方便交通。后人称之为“苏公堤”,也就是今天我们到杭州旅游必去的景点——“苏堤”。 苏轼担任地方长官时,政绩颇佳,筑堤成为其为百姓办实事的一大特色。他被贬颍州时,对颍州西湖进行了疏浚,也筑了长堤。   绍圣元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时筑了人生中的第三道长堤。唐代中后期的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兼军区总司令,但宋朝的节度使远没有唐朝那么厉害,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无任何实权和封地。当时快60岁的苏轼,到惠州担任一个副职,自己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资疏浚惠州西湖,并筑了一条长堤。当地百姓无不欢庆称颂。   清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可谓名垂青史,但他在水利建设中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觑。1823年初,林则徐任江苏按察使,清代的按察使和布政使都相当于省长,只是分管任务不同。林省长上任之时,就心系百姓、意识到江苏水患的严重性。当时,江苏的吴淞江、黄浦江和娄江总称三江,经常淤塞成灾。1824年,林则徐为彻底解决水患问题,向地方督抚提出疏浚三江水道意见,以解决太湖泄水问题,并向清廷皇帝写了报告。清廷也任命他来负责此事,只是后来由于林则徐母亲病故、按制回榕丁忧的缘故,疏浚工程只是做完黄浦江就停止了。   1832年,林则徐接任江苏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加省长吧,上任不久就遭遇旱涝灾害,1833年夏秋之际更是汛期严峻,暴雨洪水交加,冲毁圩堤、淹没府县,10月至12月间又连遭风雨,江苏全省受灾共63个州县、8个卫所,百姓朝不保夕、生活凄惨。林则徐认识到“水利为农田之本”“水道多一分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制订了“以疏为主”的治水方针,先疏浚刘河和白茆河及其支流,再整治江南镇江段的运河、修建练湖、改建闸坝等等。林则徐在30余年、历任14个省的为官生涯中,兴修水利、开垦农田一直是其重视的工作,“林青天”的美誉中有着亲任“河长”的贡献。   历史滚滚向前,时代不断发展,如今的河长制已非昔日依靠个人品行修为而存在的老河长可以比拟。在形成国家意志、法制维护的基础上,河长制的内容已大大扩展延伸,而我们的文明也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来到了生态文明的时代。   二、现代的“河长制”   我国现代的“河长制”,一般认为由江苏省无锡市蓝藻事件触发。XX年5、6月间,太湖发生蓝藻污染事件,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引起无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XX年8月23日,无锡市委办公室和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无锡市河(湖、库、荡、氿)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及考核办法(试行)》。在下达的这份文件中明确指出:将河流断面水质的检测结果“纳入各市(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内容”,“各市(县)、区不按期报告或拒报、谎报水质检测结果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这份文件的出台,被认为是无锡推行“河长制”的起源。自此,无锡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了64条河流的“河长”,真正把各项治污措施落实到位。   XX年,江苏省政府决定在太湖流域借鉴和推广无锡首创的“河长制”。之后,江苏全省15条主要入湖河流已全面实行“双河长制”。每条河由省、市两级领导共同担任“河长”,“双河长”分工合作,协调解决太湖和河道治理的重任,一些地方还设立了市、县、镇、村的四级“河长”管理体系,这些自上而下、小“河长”实现了对区域内河流的“无缝覆盖”,强化了对入湖河道水质达标的责任。淮河流域、滇池流域的一些省市也纷纷设立“河长”,由这些地方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承包一条河,担任“河长”,负责督办截污治污。   三、国内外的经验与做法   莱茵河和墨累—达令流域的河流治理经验,一直是国际学习与推广的成功案例。他们通过制度的建立,立法的完善,采用各负其责,共同参与的方式,达到了跨流域、跨行政区河流治理的成功目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