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亚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可能成因分析ViewTableofContents
东东亚亚冬冬季季气气温温的的年年代代际际变变化化及及其其可可能能成成因因分分析析
杨柳妮 and 武炳义
Citation: 科学通报 58, 2728 (2013); doi: 10.1360/csb2013-58-26-2728
View online: ttp://engine.scic /doi/10.1360/csb2013-58-26-2728
View Table of Contents: ttp://engine.scic /publis er/scp/journal/CSB/58/26
Publis ed by t e 《 国科学》杂志社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21世纪初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增强及其成因
C inese Science Bulletin 59, 1905 (2014);
20世纪80年代 期以来东亚冬季风年际变率的减弱及可能成因
C inese Science Bulletin 58, 609 (2013);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进退与 国和全球温度变化的联系
C inese Science Bulletin 57, 2516 (2012);
20世纪90年代初东亚夏季对流层温差的年代际转折及成因
SCIENTIA SINICA Terrae 45, 1394 (2015);
印度尼西亚贯通流年代际变化及成因分析
C inese Science Bulletin 49, 1547 (2004);
2013 年 第 58 卷 第 26 期:2728 ~ 2736 《中国科学》杂志社
论 文 SCIENCE CHINA PRESS
东亚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可能成因分析
杨柳妮, 武炳义*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1
* 联系人, E-mail: wby@
2012-12-17 收稿, 2013-04-26 接受, 2013-06-09 网络版发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906017)、北极航道适航性评估及航道预报系统研制与示范
项目(201205007-7)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经费(2010Z003)资助
摘要 利用 1979~2011 年美国NCEP/NCAR 和日本JRA-25 月平均再分析资料, 本文分析了东 关键词
亚冬季地表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两套再分析资料所揭示的东亚冬季地表气温的 东亚冬季
前两个主模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即第 1 模态(EOF1)突出地表现为空间一致性变化特征; 第 2 地表气温
模态(EOF2)表现为南北反向变化, 且EOF2 在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 经验正交函数
年代际变化
即由南冷北暖的异常分布型向南暖北冷型转变. 进一步分析发现, 1997~2011 年和1979~1996 年
海温
两个时段的同期冬季海平面气压之差在欧亚大陆呈北正南负型分布; 冬季500 hPa 高度差在欧
海冰
亚大陆北部和东亚北部分别为正、负高度异常; 200 hPa 纬向风差值场表现出东亚急流偏北偏强
的特征. 说明东亚冬季地表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与欧亚中高纬环流系统变化密切相关. 此外, 前
期秋季外强迫(海温、海冰) 的差值场分布显示, 北大西洋、北印度洋以及西北太平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种基于FCM算法的雷达反射率基数据的质量控制-大气科学学院.PDF
- 一种基于HSV空间的自然图像抠图算法-计算机应用与软件.PDF
- 一种基于H264的自适应空域错误隐藏算法-燕山大学学报.PDF
- 一种基于分裂高斯混合模型的背景建模算法-计算机工程.PDF
-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无线传感网体系结构-计算机应用研究.PDF
- 一种基于上升缘与下降缘的语音分割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PDF
- 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的近似模型构造方法-燕山大学学报.PDF
- 一种基于循环并行模式的多核优化方法-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DF
- 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与模糊自适应共振的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研究.PDF
- 一种基于滤波器矩阵的Hammerstein预失真器-大连理工大学学报.PDF
- 东亚北非干旱半干旱区边界层高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中山大学学报.PDF
- 东亚区域大气再分析技术研究及资料集建设-中国气象局图书馆.PDF
- 丛林穿越与风险辨识主题工作坊.DOC
- 东亚地区春冬季与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国气象科学.PDF
- 东亚国家跨区域双边FTA的多样化动机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PDF
- 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的空间多模态特征Multispatial-大气科学学院.PDF
- 东亚夏季风的气候北界指标及其年际变化研究ViewTableofContents.PDF
- 东亚大气环境与气候国际合作研究.PDF
- 东亚夏季风的自然变率———NCARCam3模拟结果-大气科学学报.PDF
- 东亚夏季风强弱年大气环流和热源异常对比分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