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1 在山的那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内容 导 入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一)朗读诗歌 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指导怎样把诗歌读好。 2、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懂内容,读出情感。 3、了解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对“海”的向往和追求。 4、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坚定——自信乐观——兴奋惊喜 (二)品读诗歌 诗中哪些语句给你的感触最深?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拓展迁移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感悟到了什么??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于工具书掌握相关的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本文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 4、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2、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三、教学准备: 1、通过预习初步掌握字词的含义,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 2、品味文中优美语句,领悟其深刻含意。 四、教学步骤 自学内容 1、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里的字词,并把它们积累到作业本上。 2、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②分析人物形象。 (一)导入: ????同学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在困难面前,有些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知难而上,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样一篇文章。 (二)把握内容 1、自由泛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 复述课文内容。 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复述,教师指导方法。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来复述。 小组代表复述课文,其他学生点评,再复述。 (三)把握主旨。 父亲是怎样教“我”脱险的?分角色朗读16-22自然段。 指导:注意抓住父亲指导我的关键语句来理解。 由这个故事你得出什么道理?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四)分析人物 1、找出描写“我”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指导:按“爬悬崖——蹲在石架上——爬下悬崖”来找。 明确:课文第二部分中,当“我”被弃于悬崖,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面冬冬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等大量词句刻画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 第三部分,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是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是信心大增(“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你认为父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活动形式:学生自由发言,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和看法,允许学生争辩,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父亲人物角色的正确理解。 3 短文两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