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DOC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 (环发[2004]15号) 1 总则 1.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和国家其他危险废物领域有关法规,实现危险废物处置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目标,规范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和运行管理,制定本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以焚烧方法集中处置危险废物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及企业自建的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工程。特殊危险废物(多氯联苯、爆炸性、放射性废物等)专用焚烧处置工程可参照本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对于统筹考虑焚烧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焚烧处置工程,应同时满足本技术要求和《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相对应指标技术要求不同的,按从严的要求执行。 1.3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规模的确定和技术路线的选择,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专业规划以及焚烧技术的适用性等合理确定。工程的选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4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并做到运行稳定、维修方便、经济合理、管理科学、保护环境、安全卫生。 1.5 对有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应优先考虑回收利用,使其资源化;对不宜回收利用但可焚烧的危险废物可采取焚烧处理。 1.6 危险废物焚烧以危险废物无害化、减量化为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热能可采取适当形式利用。 1.7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除应遵守本技术要求外,还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2 编制依据 下列标准和文件所含的条文,通过本技术要求引用构成本要求的条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 (3)《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年) (4)《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1年) (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98年) (6)《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8)《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3—1996) (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1)《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15562.2—1995) (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1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 (1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17)《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1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1998) (19)《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1992) (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1) (2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1997) (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01) (2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2001) (2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1979) (2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术语 3.1 危险废物 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3.2 焚烧 指焚化燃烧危险废物使之分解并无害化的过程。 3.3 焚烧炉 指焚烧危险废物的主体装置。 3.4 集中处置设施 指统筹规划建设并服务于一定区域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 3.5 热灼减率 指焚烧残渣经灼热减少的质量占原焚烧残渣质量的百分数。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P?——?热灼减率,%; A?——?干燥后原始焚烧残渣在室温下的质量,g; B?——?焚烧残渣经600℃(±25℃)3 h灼热后冷却至室温的质量 3.6 烟气停留时间 指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从最后的空气喷射口或燃烧器出口到换热面(如余热锅炉换热器)或烟道冷风引射口之间的停留时间。 3.7 焚烧炉温度 指焚烧炉燃烧室操作温度。 3.8 燃烧效率(CE) 指烟道排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之和的百分比,用如下公式表示: 式中,[CO2]和[CO]——分别为燃烧后排气中CO2和CO的浓度。 3.9 二口恶英类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口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总称。 3.1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