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本让你真正了解长江的书.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本让你真正了解长江的书读大江经纬长江流域的纵横水网有感我是一个与长江有着不解之缘的人生在长江边工作在长江上正因为如此我一直觉得我对长江是了解的熟悉的年我出生在长江北岸一个叫建港村的地方一听就知道是因为兴建港口码头而得名的这里属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是长江和汉江交汇之地这个原来叫杨泗庙的小码头因年武汉港汉阳作业区的新建就改称建港了我学习的是新闻专业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水运报社工作从此经常在长江沿线采访上至云南的水富下至上海年以来我又交流到长航局新闻中心工作更是与长江紧密相连如果有人说我不了解长江我是

一本让你真正了解长江的书 ——读《大江经纬——长江流域的纵横水网》有感 我是一个与长江有着不解之缘的人。生在长江边,工作在长江上。正因为如此,我一直觉得,我对长江是了解的、熟悉的。   1978年,我出生在长江北岸一个叫建港村的地方,一听就知道是因为兴建港口码头而得名的。这里属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是长江和汉江交汇之地,这个原来叫杨泗庙的小码头,因1956年武汉港汉阳作业区的新建就改称建港了。   我学习的是新闻专业,200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水运报社工作。从此经常在长江沿线采访,上至云南的水富,下至上海。2011年以来,我又交流到长航局新闻中心,工作更是与长江紧密相连。如果有人说我不了解长江,我是不会服气的。   直到我看了今年长江出版社出版的《大江经纬——长江流域的纵横水网》这本书,又拟出此书作者的在线采访提纲,我才知道,我自以为很了解的长江,其实只是她的冰山一角,九牛一毛。   《大江经纬》是一本能让人真正了解长江、感悟长江的书。   就拿长江的名称来说,我知道长江上游又叫金沙江,从宜宾到宜昌,人们称她为川江,湖北段,人们称她为荆江,安徽段,有人称皖江,下游又叫扬子江。我一直以为长江就只有这些别名了,可是实际上,从这本书里我知道,在金沙江之前,长江又被称为通天河,因为人们认为,她是从天上来的。而在九江段,古人把这一段长江称为浔阳江。   从书中得知,中国古代常用“江”字来特指长江。后来,随着古人对长江认识的逐步加深,人们感到单称“江”或“大江”不能完全表达其源远流长的地理特征,所以才有了“长江”这个名字。这个称呼始于东汉末年,在晋以后,“长江”这种叫法才开始被广为接受。连长江这个名字的来历都不知道,我居然觉得自己对长江很了解,想想就觉得惭愧。   在中国水运报社的十年记者生涯中,我到过云南水富的金沙江;重庆的嘉陵江、乌江;在长沙,我到过湘江。我出生的武汉,有着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在上海做驻地记者两年,就住在长江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边。说实话,我一直觉得我到过的长江支流很多了。可看了《大江经纬》才知道,长江的八大支流,我连一半都没跑到,至于其他小支流就更不用说了。原来,长江的一级支流居然多达700多条。而按流域面积大小划分,100至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近4000条!看到这个数据,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天啊,我这辈子都跑不全长江的支流了。” 我想我应该努力争取,至少跑完长江的八大支流,也就是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阮水、湘江、汉江和赣江——这个目标,应该不难实现。   实际上,《大江经纬》不仅叙述了长江流域的水网,它更多的是以这些水网为轴,讲述了与这些水网相关的历史与文化,其中还特地穿插了一些著名的历史典故。所谓“六分自然、四分人文”,读起来让人格外有兴趣。比如讲川江,就讲到了中国的酒文化,讲到了“文君当垆”的典故,讲到了中国博物馆里的“活国宝”——五粮液窖池里的窖泥。再比如讲荆江,就讲到了这里为何经常发生洪灾,以古今的对比,说明了如今荆江大堤的安全。这些知识,都是平时需要专门查资料才能收集到的,而在《大江经纬》里随处可见。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诚不欺我也。   看完《大江经纬》全书,我不可抑制地产生出一种迫切走平时生活空间的愿望,梦想游历、采访、感受书里写到的支流、湖泊,甚至长江源头。闭上眼睛一想,如果能在长江的源头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侧的沱沱河边,亲眼看一看万里长江的发源之地,再到她扑入东海的长江口,感受一下她如何从一条细流小河,历经万里之遥变成一条浩浩大江。那种对比将何等强烈,又会是怎样的一种震撼。   今年10月,趁着国庆长假,我去了一趟西藏,想感受一下《大江经纬》关于长江源头的描述。在从拉萨驶往武汉的列车上,途径青藏高原,远眺延绵起伏的昆仑山脉,望着密如蛛网的沱沱河水,我激动万分。“水声绵绵,霞光片片。沱沱河水撩面纱,真情流高原。”这是《大江经纬》第一作者、长江诗人黄强书记对长江之源通天河的描述和赞美。就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有生之年如果不去长江源头,那将是终生遗憾。   《大江经纬》让我给自己确定了两个生活和工作目标:一是跑完长江八大支流,争取去一次长江源;二是一定要尽我所能,宣传好、赞美好长江和长江航运。我想,只有做到这两点,我才能说我是一个长江人,才无愧于一个长航人。    (作者单位:中国水运报刊社 风言)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