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阵痛-中国图书馆学会.DOCVIP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阵痛-中国图书馆学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散文和杂谈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阵痛 无盐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几次痛苦。虽然我们会因为它付出代价,但每一次痛苦都助人成长,每一次经历都催人成熟,尤其是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阵痛。 二十年前的金秋十月,我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阵痛”——女儿的诞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果真像老一辈说的“婴儿奔生娘奔死”,由于胎儿绕脐导致母女生命垂危,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采取了抢救措施保住了女儿的小命。产后我高烧不退,医院转而抢救我,三天后我才见到女儿的“庐山真面目”。望着女儿粉嘟嘟小脸的一刹那,一切的苦痛都烟消云散,我如释重负,又豁然开朗,由衷地感激造物主的伟大,感受生命的珍贵以及它无与伦比的价值所在。那是一次真正生理意义上的阵痛,帮助我完成了由姑娘到母亲角色的转变。 俗话说:“养儿才知报母恩”,在抚养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才深深地体会了父母对子女的恩情,体味到母爱的无私伟大。男人娶妻谓有室,姑娘嫁汉才有家。男女结合组成家庭,责任和义务促使一对原本陌生的人儿从此牵手人生路,扶老携幼,风雨同舟,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工程,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想想我的父母,相濡以沫,困难年代结合,忍辱负重,窘迫之中养大儿女。我们成人了,懂得了父母就是“奉献”的代名词,作为儿女理应对父母感激涕零,理当效仿乌鸦反哺、羊跪哺乳。父母渐渐地老了,却一如既往地继续操劳,无怨无悔地帮助我们培育下一代。当我意识到父母恩情深似海,欲以拳拳之心报答其养育之恩时,我的父亲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甚至没有给我床前尽孝的机会。我猝不及防地不得不面对心理上巨大的“阵痛”。我追悔莫及,“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悲哀,那是一种欲哭无泪的无奈,更是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虽然我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每每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想到阴阳两隔的我们从此无法再见面,只能在清明时节面对冰冷的石碑寄托我深沉的思念,我泪眼朦胧。父亲的逝去警示我珍惜亲人善待生命,时不待我,尽孝在当下,趁着母亲还健在,无论多忙多累,每天一个问候电话,每周一次回家看望,我能够做到的就是在母亲有生之年,多回家陪陪她、聊聊天、翻翻相册。尝尝母亲烧的饭菜,亲口说出感激的话语。望着母亲笑弯的眉眼,听着她带着笑意的言语,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二零一零年的夏季特别炎热,我又一次迎来了生命中的“阵痛”。这是一次被动的选择,我的腰突症极为严重——腰椎钙化压迫神经导致椎管狭窄,腰腿已经麻木,不施行手术很快就会瘫痪。而且右膝盖积水半月板损伤伴随着软骨瘤而疼痛难忍,腰和腿的伤痛令我寝食难安。七月流火中,我被推上了冰冷的手术台,全麻状态下进行了近五个钟头手术——修复了腰椎摘除了软骨瘤。术后的恢复更为痛苦,麻醉解除后的呕吐反应,剧烈的伤口疼痛,腰神经恢复那难以言表的痛苦,时时刻刻折磨着我,辗转反侧,夜夜不寐。抑郁、焦虑、无奈,自以为很坚强的我对着漫漫长夜束手无策。每每感到绝望悲哀胡思乱想之时,我提醒自己“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人?我暗示自己积极地去感受亲人们的关爱,强迫自己去憧憬明天的美好——虽然我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 百无聊赖之中,我忽然想起了以前,不是也有过自觉“难以言喻”“难以逾越”的痛苦吗?何不把以往的痛苦作为“镇痛剂”呢?也许这是最好的止痛方式呢? 思绪又超越了疼痛回到从前,权且当作以痛制痛吧。 结婚前家中就我一个女儿,娇生惯养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丈夫家中就他一个儿子,也是“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的主儿,两个基本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组成了家庭,局面就可想而知了。我的亲舅舅就曾经预言:离开了家人的照顾你连饭都吃不上。况且婆婆不是母亲,喊妈不是妈,我不想倚靠她。当时我在学校图书馆工作,并且刚刚走上讲台,校内代课的同时又在校外进修,整天忙忙碌碌的。我相信一切事在人为,我要自立自强,既然组成了家庭就要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最初两人之间磕磕碰碰的,生活节奏也不和谐,伴随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和锅碗瓢盆交响曲,马勺碰锅沿的事常常发生,偷偷地我没少掉眼泪,酸甜苦辣咸的滋味我都尝到了。那段日子真是艰难,如今想起可用“不堪回首”来形容。所有的东西都要从头学起,做错事、闹笑话是家常便饭。好在当时精力旺盛,看书学习是大事,粗茶淡饭吃饱为算,在我的字典里没有“困难”、“疲劳”,更没有“郁闷”和“失眠”,我乐观地面对一切。因为锋芒毕露,我俩曾多次“华山论剑”,但两个人的战争没有赢家。渐渐地,生活的磨合令我们领悟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明白了矛盾如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回避不是办法,正面冲突两败俱伤,更多时候太极推手比强攻正取更有效,该糊涂时我必须糊涂,我学会了适时地“退一步”。时间是最好的润滑剂,我在“斗争”中成长,在“适应”里成熟。谈虎色变的七年之痒时,我已克服了敏感多变的“阵痛”,把女儿送进了小学。 二零零八年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