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第章由细菌引起的疾病.ppt
鳗红点病 五、竖鳞病(Lepidorthosis) (一)病原体 水型点状假单胞菌( P. punctata f.ascitae) (二)流行情况 危害种类:鲤鲫鱼类常发此病,近年来,乌鳢、月鳢、宽体鳢等也常发此病,发病鱼多为成鱼和亲鱼,死亡率在50%左右。 流行季节:鲤、鲫、金鱼竖鳞病发生于春季,水温17~22℃时;乌鳢、月鳢等在夏季水温25 ~34℃时为发病高峰期, 流行地区:广东、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为流行地区。 竖鳞,鳞囊内积水,用手按压有水喷出,鳞片随即脱落。 (四)诊断 目检、镜检、免疫学方法。 (五)防治 1.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 2.鱼种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洗10 ̄15min。 3.口服复方新诺明或诺氟沙星或卡那霉素( 6g/ 100kg),连服4~6d治乌鳢竖鳞病。 4.口服磺胺二甲氧嘧啶100~200mg治鲤鲫竖鳞病。 (三)主要症状 患竖鳞病的鲤鱼,可见鳞下积血水 鲫鱼竖鳞 鲫鱼竖鳞眼突出充血 宽体鳢竖鳞 六、细菌性肠炎(Bacterial enteritis) (一)、病原体 豚鼠气单胞菌或肠型点状气单胞菌(A.caviae , A. puncta f.intestinalis)。 (二)流行情况 危害鱼类: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也有发生。草、青鱼从鱼种到成鱼都可受害,死亡率在50%左右,高的可达90%以上。 流行季节: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25~30℃盛行。一年中可出现2个流行高峰,上半年5~6月,感染1~2龄草鱼,下半年7~9月,感染当年草鱼。 流行地区:全国各地。河南、江浙、两广尤甚。 (三)主要症状 1.草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红肿外突。 2.轻压腹部有淡黄色黏液或血水从肛门流出。 3.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 1.剖腹检查,区别出血病、肠炎和食物中毒引起的死亡。 2.用R-S鉴别培养基培养细菌,长出黄色菌落可确诊。 (五)防治方法 同细菌性烂鳃。 1.用大蒜、韭菜或地锦草拌食投喂(大蒜:10~30g/1kg鱼,加适量食盐,每天1次,连喂6d) 2.磺胺嘧啶5~10g/1kg鱼,拌食投喂,每天1次,连喂6d。 3.可用组织浆疫苗预防。 (四)诊断方式 (一)病原体 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但各地有区别。 (二)流行情况 危害种类:危害异育银鲫、白鲫、鲫鱼、团头鲂、鲢、鲮、鳙、黄尾密鲴等多种淡水鱼类,从2月龄的鱼种到成鱼都可受害。 流行季节: 2~11月,8月为流行高峰。 流行地区:全国各地。 (三)主要症状 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是一种表现为出血、腹水和重要器官坏死的全身性疾病。 七、细菌性败血症(Bacterial septicemia of fresh-water fisher) 嗜水气单胞菌 电镜照片 白鲢头部、眼睛和胸鳍出血 白鲢腹部出血 鳊鱼内脏组织液化 细菌性败血症 鳞片内部出血 眼突,鳍条发红 肛门发红 鳗鲡赤鳍病。上:病鳗和健康鳗 左下:病鳗肝严重出血 右下:病鳗肠充血 病鳗背鳍臀鳍发红 体表红斑 鳍条毛细血管充血 患病香鱼背部尾柄皮下出血 眼突出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根据病理变化作进一步诊断 3.免疫学方法 (五)防治方法 1.清除过多淤泥,生石灰清塘 2.发病季节,每半月用石灰水或含氯消毒剂消毒,同时内服氟哌酸等抗菌素(用量为治疗的一半),连喂3天。 3.发病后,可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消毒 4.口服氟哌酸(20~30mg/kg)每天一次,3天为一个疗程。 5.必要时杀虫。 (四)诊断方法 烂尾病 (Tail-rot disease,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等) 八、打印病(Stigmatosis),又名 腐皮病 (一)病原体 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Aromonas punctata sub.punctata) (二)流行情况 危害鱼类:以前主要危害鲢、鳙亲鱼和成鱼,4~5寸鱼种也有发现,草、青鱼也会被感染。发病率可高达80~100%。现在许多淡水鱼都会被感染。 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夏秋两季最为常见。 流行地区:全国各养鱼地区。 病鱼身体后半部有一印章似的红斑或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