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洞契玄密 显易简能
—— “小成图”理法初探
就“易学”致用而言,庞博繁杂,百代迂曲,万径异趣。倘要贯而通之,
以至无碍,可谓 “皓首难穷,渺无涯际”也不为过;概而言之,总不出易与
术数两脉,或二者兼而有之者。后世所谓 “易学”,多由历代贤明以易为纲,
博杂圆融、演释明文而流传。今之于学,论及分野者鲜矣!且不论其优劣若
何,但仅就其命名而言,我且假名为 “麒麟之式”或可,诸如奇门、太乙、
六壬、梅花易、六爻纳甲以及四柱、星相等无不出其左右。今人霍斐然先生,
乃当世易隐。其幼及韶年喜易向道,老而弥坚。于天文、数术、医卜、养生
无不精研入微,慎思笃学,旨在“穷理尽性乃之于命”。历数十载乐此不惫,
颇多心得不与前贤易家及当世名流苟同,自成一家之说。唯以经为纲,索隐
探赜,直契古易心源。并于 《周易.系辞传》中寻根审度,旁参 《说卦传》,
乃至博览兼容,慎思明辨,反复推敲,终付之实践总结而拟成 《小成图》蓝
本。初传于巴渝民间,因多妙用而遂开一端,不径流行。今有称 “与爻辰纳
甲、梅花易数相题,堪称正宗周易之说”者,并誉之为 “自汉易及宋易后又
一里程碑,于周易穷源究本及象数运具继往开来的意义”。姑不论其所誉过及,
仅就其理法渊源约举一二,试以管见写出,唯期易界师长同仁赐正。
一、“太极”体用之发明
《周易系辞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一辞,《易》仅此一见,其中真义,
历代各有其说,诠释多于 “形上”之辨,宋“理”发挥尤甚;汉易象数弘开,
易家辈出,如京房纳甲等,旨在卦气、五行杂学兼收,固于此并无凿论。迨
1
邵子先天易发脉,风开一代。中渗诸说,理事不囿其一,但于 “太极”一辞
曰“太极何物也?无为之本。”以此阐述,明言“形上”之道,而未见道用象
数落实之论。至近世西学东渐,现象物理之学汇流,不乏有科学知解并入,
以致今人论易频有学理等混淆之事,无以旨归。以霍先生之见“今人论 《易》
也有言 ‘无极生太极’云云,实属概念不明。‘无极’一辞乃从道家出,非《易》
所有,所误皆由“图”出。“太极图”中阴阳两仪,无非两气假形,表有无相
对之意。又征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之理趣,无色无味,浑然一元未可形
者,老子所谓 ‘有无相生’即此,故 ‘太极’即 ‘一’,‘一’即一切之 ‘全
体论’也,焉能另有 ‘无极’之理”。曾撰文曰:“历来贤达于 ‘太极’之阐
述发挥多与 ‘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贡献,诚可肯定,然于 《系辞》经反复推
敲,颇当从象数中落实。”故在 《太极实为大衍筮法的全过程》明确指出“…
《系辞》中 ‘太极’之义,则明示成卦、排列、判断等诸问题。‘太极’即大
极之意,与 ‘大衍’之 ‘大’同,‘极’者尽也,用大衍之数五十有五极其数
(数极于十,十进位制之自然数制,古今中外通)以定天下之象,所谓 ‘极
数知来’之本义。故 《易》言 ‘太极’即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
卦’之总称;“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天下能事毕也”。尽
管如此,笔者以为 “太极”乃至 “无极”之根本仍无定论。所谓 “无极生太
极”,诚非 《易》之所有,但就其本义,当与 《老子》“道生一”一贯而来,
即此以为 “太极”为 “一”无疑;以霍先生之见,“太极”即是 “全体”论,
虽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然 《易》中“是生两仪”之辞,究非 “形上”之
体,故不离阴阳两气;即便能阴能阳者非阴阳所为,仍于 “能”“所”之间,
因此依然为“一而二,二而一”的。今亦不乏从 “图”阴阳鱼而误以为 “太
极”为 “二”者,所以言 “无极生太极”实为理上不明所至。因此有“八卦
而小成在 ‘十有八变’后写出,大衍筮法一爻三变,六爻十八变而成一六爻
卦体,故 ‘小成’与 ‘大衍’相对。‘太极’为大象,即 ‘一有全有’”之发
2
明,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小成”即八卦,为小象,为高度浓缩之表征。由
是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天下能事毕也’”。由“太极”而“小成”
发用之纲成矣,体用之理亦明,所谓 “纲举目张”,其理法脉络也显见一斑。
又 《易》曰:“…易也,无为也,无思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 “易”
则不同于前述“太极”义,而指“形上”道。本性虚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