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肝胆生化 胆红素代谢:血液中胆红素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形式存在和运输(不能被肾小球滤过)。Y蛋白和Z蛋白是肝内两种色素蛋白,Y蛋白是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入肠后还原成尿胆原,在肠管下端氧化为尿胆素,称为粪便的主要颜色。 黄疸: (1)溶血性黄疸:来源增多;血中游离胆红素明显升高; 尿胆原升高;尿中胆红素阴性。 (2)阻塞性黄疸:排泄受阻;血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 尿胆原降低;尿胆红素阳性(胆管阻塞入血)。 (3)肝细胞性黄疸:处理障碍;血中两种胆红素都升高; 尿胆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吉普塞舞神 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肝胆疾病的检查(酶学检查) 1、血清转氨酶及同工酶测定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检测方法:酶动力法 血清中AST/ALT活性比大约为1.15 ALT:含量多少顺序为 肝脏>肾脏>心脏>骨骼肌;多存在于细胞质 AST:含量多少顺序为心脏>肝脏>骨骼肌>肾脏;60%在线粒体 胞质AST(c-AST);线粒体AST(m-AST)判断肝实质损害程度。 临床意义: ALT、AST均为非特异性酶,生理情况下血清转氨酶活性很低。 ①急性病毒性肝炎:ALT是最敏感的指标。 AST半寿期短,故急性肝炎恢复期AST先于ALT恢复正常。 早期ALT显著升高,后期肝细胞坏死,致血中ALT下降,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呈现“酶胆分离”现象,此为重症肝炎临终期的表现,预后极差。 急性肝炎时肝细胞轻度损害,线粒体未受破坏,血中ALT升高程度大于AST,AST/ALT比值降低。m-AST升高是肝细胞坏死的指征。 ②慢性肝炎和脂肪肝 慢性迁延性肝炎ALT、AST轻度上升;慢性活动性肝炎ALT维持较高水平。 @吉普塞舞神 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肝胆疾病的检查(酶学检查) 2、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同工酶 ALP分为6种同工酶:ALP1是细胞膜组分和ALP2的复合物; ALP2来自肝脏。 临床意义: ①ALP生理性增高:年龄、妊娠; ②肝胆管梗阻:ALP升高; ③肝炎或肝硬化:ALP轻度增高; ④原发或继发肝癌:ALP显著增高。 用于鉴别肝外阻塞性黄疸及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原发与继发性肝癌。 ALP1升高:肝外胆管梗阻,转移性肝癌; ALP2升高:肝内胆管梗阻,原发性肝癌。 @吉普塞舞神 第六章 体液平衡紊乱及其检查 电解质分布及平衡 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钾、钠、葡萄糖、尿素 阴离子隙(AG):指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因为K+浓度较低,公式简化为AG=Na+-(Cl-+HCO3-) AG参考值:8~16mmol/L、平均12mmol/L AG对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及类型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临床上升高多见: ①肾功能不全导致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时,引起磷酸盐和硫酸盐的潴留。 ②严重低氧血症、休克;组织缺氧引起乳酸堆积; ③饥饿、糖尿病患者脂肪动用分解加强,酮体堆积。 @吉普塞舞神 第六章 体液平衡紊乱及其检查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1、水平衡紊乱 水平衡紊乱往往伴随有体液中电解质的改变及渗透压的变化。 (1)脱水 人体体液丢失造成细胞外液的减少,称为脱水。 ①高渗性脱水 以水丧失为主,电解质丢失较少,多见于饮水不足、高温作业等。 体液电解质浓度增加,血浆Na+浓度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水向细胞外液转移,造成细胞内液明显减少。 临床症状:口渴、体温上升和各种神经症状,尿量减少,体重下降。 ②等渗性脱水 主要是细胞外液的丢失,由于丢失的水和电解质基本平衡,因而渗透压基本保持平衡。常见于大面积烧伤、呕吐和腹泻等。 电解质浓度变化不大;血浆Na+浓度130~150mmol/L,但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正常。 临床症状: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外周血液循环障碍。 @吉普塞舞神 第六章 体液平衡紊乱及其检查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1、水平衡紊乱 ③低渗性脱水 以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安全生产基础档案管理制度、2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制度、3手残事故应急处置制度、4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处理报告制度.docx VIP
- 第十章 施工放样测量.pptx VIP
- 2025年邯郸市疾病和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旧房加固与改造施工方案探讨.docx VIP
- 施工测量放样培训课件.pptx VIP
- YB∕T 4001.1-2019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1部分:钢格栅板.docx VIP
- 施工测量放样(复核)记录表.xlsx VIP
- 施工放样记录表.xls VIP
- YB∕T 4858-2020 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利用技术规范.pdf
- 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带计算程序).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