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Ⅻ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科学.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Ⅻ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Ⅻ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 2016,49(10):1859-1871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6.10.003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Ⅻ. 气候变暖对 黑龙江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域和冷害风险的影响 1 1 1 2 王晓煜 ,杨晓光 ,吕 硕 ,陈 阜 1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 ;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 摘要:【目的】以 1981 年为时间节点,将 1961—2010 年划分为 2 个时段,结合未来不同升温情景,定量分 析历史和未来气候变暖对黑龙江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域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冷害风险。【方法】利用积温带划分标 准和农业气候指标,结合ArcGIS方法,对比分析历史和未来黑龙江积温带及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界限的空间变化 特征。基于气象行业标准中水稻冷害标准分析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变化敏感区域的延迟型冷害及障碍型冷害变 化特征,评估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稻种植北界敏感地区冷害风险特征,并预估未来不同升温情景下冷害风险演变趋 势。【结果】与 1961—1980 年相比,研究区域内 1981—2010 年积温带发生了明显的北移东扩,平均北移 1.19 个纬度,位移最大的是第五积温带和第六积温带,面积增加最多的是第二积温带,几乎覆盖了整个松嫩平原。 未来不同升温情景下各积温带北扩趋势明显,面积增加最多的是第一积温带。1981—2010 年寒地水稻安全种植 北界相对于 1961—1980 年北移 121 km,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北移至嫩江中部-五大连池-逊克北部一线。未来升 温 1—3℃情景下,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向北移动 410.5—545 km,向北扩展至黑龙江省呼玛以北地区,温度 升高 3℃时,除漠河地区外都可种植寒地水稻。比较寒地水稻种植界限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冷害风险可见,敏 感区域冷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区域,其中障碍型冷害风险高于延迟型冷害,寒地水稻种植区严重冷害出现频 率最高,其次是轻度冷害,中度冷害最低。1981—2010 年敏感区域严重和轻度延迟型冷害较非敏感区域显著增 加,中度延迟型冷害风险在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域均较低,敏感区域的各级障碍型冷害较非敏感区域明显增加; 未来升温情景下敏感区域的各级冷害均高于非敏感区域。【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黑龙江积温带及寒地水稻安全 种植北界发生了明显北移,未来升温情景下仍呈北移趋势。寒地水稻种植敏感区域的冷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 区域,随着未来温度升高,冷害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仍需进一步关注寒地水稻种植区北缘北扩后的冷害风险, 采取改进栽培技术与选育抗寒早熟品种等低温冷害防御措施,同时避免水稻种植区域的盲目扩大和品种越区种 植,加强冷害防御能力。 关键词:气候变暖;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冷害风险;黑龙江省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 Ⅻ.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Climate Warming on Geographical Shift in Safe Planting Area of Rice in Cold Areas and the Risk Analysis of Chilling Damage 1 1 1 2 WANG Xiao-yu , YANG Xiao-guang , LÜ Shuo , CHEN Fu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