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法高先生中古音体系论略-东海大学中文系.PDFVIP

周法高先生中古音体系论略-东海大学中文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東海中文學報》 第29 期 頁 107-124 東海大學中文系 2015 年 6 月 周法高先生中古音體系論略 ∗ 張玉來 【提要】 著名語言學家周法高先生 (1915~1994)一生致力於中國語言學的研究, 在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 、語法學、古籍整理訓釋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玄應反切考〉、〈廣韻重紐的研究〉、〈切韻魚虞之音讀及其流變〉、〈梵 文 ṭ ḍ 的對音〉、〈三等韻重唇音反切上字研究〉、〈古音中的三等韻兼論 古音的寫法〉、〈說平仄〉、〈論中古漢語的音位〉、〈論切韻音〉、《玄 應反切系統之再檢討〉、〈玄應反切再論〉、〈隋唐五代宋初重紐反切研究〉 等論文構成了周先生的漢語中古音系統。周先生的中古音研究系統是上世纪 最具代表性的體系之一。 關鍵詞:周法高 中古音 體系 重紐 ∗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東海中文學報. 一 以《切韻》音系為核心的中古漢語語音系統是漢語語音史研究的樞紐音 系,它上承先秦兩漢的上古音,下聯晚唐以來的近代音。自《切韻》問世以來, 研究《切韻》音系的論著不勝枚舉。先是有唐人的各種增修或刊謬本傳世,後 有晚唐到宋代的等韻圖分析(《韻鏡》、《七音略》等);至清代,還有人編 訂了幾種關於《切韻》的韻圖,如江永的《四聲切韻表》、梁僧寶的《切韻求 蒙》,清人研究《切韻》的集大成的著作是陳澧的《切韻考》。然而,這綿延 千餘年的研究都是在語音的類別上兜圈子,並沒有真正研究清楚中古時代的語 音面貌,更沒有構擬出中古漢語的音值系統。直到上世紀二十年代,高本漢的 《中國音韻學研究》問世,高氏才第一次系統地構擬和描寫了《切韻》的音值, 勾勒出了中古漢語語音系統的基本結構面貌,開創了漢語語音史研究的新路 徑。嗣後,中古漢語語音的研究勃興,成績蔚為大觀,湧現了一大批學者,如 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王力、黃淬伯、陸志韋、周法高、李榮、邵榮芬等 名家。在這些名家中,周法高先生無疑是一位佼佼者,成就非常突出,是上世 紀中古音研究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周先生從在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昆明)撰寫碩士學位論文 - 《玄應音 研究》開始,就醉心中古漢語語音的研究。在周先生六十多年的學術歷程中, 他發表了一系列關於中古音研究的學術論文。今將這些論文的篇目列舉如下: 〈玄應反切考〉(1948) 〈從玄應音義考察唐初的語音〉(1948) 〈廣韻重紐的研究〉(1948) 〈切韻魚虞之音讀及其流變〉(1948) 〈梵文ṭ的對音〉(ḍ 1948) 〈古音中的三等韻兼論古音的寫法〉(1948) 〈說平仄〉(1948) 〈三等韻重唇音反切上字研究〉(1952) 〈論中古漢語的音位〉(1954) 〈論切韻音〉(1968) .108 . .周法高先生中古音體系論略. 〈玄應反切字表〉(1968) 《漢字古今音彙》(1979) 〈玄應反切再論〉(1984) 〈讀《切韻研究》〉(1984) 〈讀《韻鏡研究》〉(1984) 〈玄應反切系統之再檢討〉(1986) 〈隋唐五代宋初重紐反切研究〉(1989) 〈讀《韻鏡中韻圖之構成原理》〉(1991) 從以上論文發表的年份,我們不難看出,中古音研究幾乎貫穿了周先生的 整個學術歷程,并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 初,屬於開創期。這一時期周先生用力甚勤,分析的材料眾多,初步形成了自 己中古音研究體系,以〈玄應反切考〉為代表;第二階段是六十年末的總結期, 周先生系統構擬了自己的中古音體系,以〈論切韻音〉為代表;第三階段是八 十年代的修正補充期,以〈隋唐五代宋初重紐反切研究〉為代表,主要修正了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