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
乙醇对人体危害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王民生1,常元勋2
江苏省疾控预防控制中心 毒理与功能评价所 2、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作者邮箱:wangms@
乙醇 (ethanol)俗称酒精。饮酒与60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明显相关。一般来说,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患病的危险也增加,大量饮酒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众所周知,即使是适度饮酒(一般被定义为酒10~40g/d)。适度饮酒可增加患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如肝病、口咽癌、食管癌和胰腺炎,但是可能对胃炎和胆石症有益,其中有些疾病是饮酒直接引发的,如肝病等;还有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则是因饮酒而上升,如口腔癌、咽喉癌、肠癌、乳腺癌、抑郁症、中风等。另外,饮酒还会引发更多交通事故和暴力伤害。因此,人们需要警惕酒精对健康的危害。
乙醇进人体内后通过胃肠道吸收,仅有2%~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腺以原形排出,其90%~98%在肝内氧化,很少在肝外代谢。经肝代谢的乙醇约80%通过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约20%通过微粒体乙醇氧化酶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醇(ALDH)转化为乙酸,后者以乙酰辅酶A的形式进人三羧酸循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口服乙醇90%~98%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代谢:饮酒后,①首先启动0级经典途径,即通过胞质内的乙醇脱氢酶(ADH);②过氧化小体内的触酶过氧化氢酶(CAT)进行代谢;③当血乙醇浓度过高时,也启动一级代谢途径,即通过内质网中的微粒体乙醇氧化代谢系统(MEOS)进行代谢,通过这三种酶的作用将乙醇氧化分解为乙醛。乙醛对肝有直接毒性作用,可以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而引发一系列变化。此外,MEOS代谢过程需要氧及细胞色素P450(CYP450)参与,其中可被乙醇诱导的部分称为CYP450 2EI。过量酒精的摄人对器官的损伤不仅仅是酒精本身,还有酒精代谢的效应。
一、遗传毒性与致癌表现
(一)动物实验资料
鼠伤寒沙门菌致突变试验阴性。小鼠显性致死试验中,小鼠经口给予乙醇1~1.5g/(kg·d),连续2周,结果阳性。小鼠经口给予1000mg/kg和2000mg/kg乙醇 ,5天/周,连续3周,观察乙醇对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细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的1000mg/kg和2000mg/kg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分别为3.75±0.50 ‰和5.50±1.29 ‰,高于阴性对照组(1.75±0.50‰)(P0.05);1000mg/kg和2000mg/kg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分别为5.00±0.82%和8.00±1.15%,阴性对照组为4.00±0.82%,2000mg/kg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研究发现,4500mg/kg 剂量的乙醇,可使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并以性染色体分离和常染色体分离为主。
大鼠经口给予含52%酒精的白酒,2 ml/d,连续26天,发现大鼠的睾丸和附睾的相对重量有所下降;精子活力和活率降低(P0.01);精子的畸形率升高(P0.01),血清睾丸酮水平也降低,睾丸组织也有明显的形态学变化。
有研究发现,小鼠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0)乙醇340mg/kg ,5天/周,连续57周,乙醇可诱导动物口腔、舌及唇部位的致癌阳性。目前乙醇本身直接致癌的试验证据尚显不足。为了证实乙醇是否对已存在的肿瘤产生影响,Clghlan等研究发现乙醇可加快鸡胚某些生长因子(如动脉内皮生长因子等)生成,而且乙醇浓度越高,所形成的生长因子就越多。这些因子可使供应肿瘤生长的血管形成,进而加速肿瘤的生长并使之侵袭其他正常组织。
(二)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天饮酒100 g以上,比不饮酒者患癌症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而每天饮酒25~50 g者也存在发生癌症的危险性。研究表明饮酒是一种复合性致癌或促癌因素:
1.酒精消耗量与肝癌发生率的关系 一项研究显示,居住在城市里每天习惯饮酒超过80 g酒精且50岁以上的男性,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增加。江苏启东县肝癌高发区的资料分析发现,两个毗邻高、低肝癌高发乡1972 — 1998年肝癌死亡率分别为51.19/10万与20.44/10万(P0.01),而两乡居民饮酒率分别为2.65%与16.18%(P0.0l)。在对美国、法国、菲律宾等25个国家的调查,显示酒精消耗量与肝癌死亡率呈正相关。
2.酒精与肝癌发生的地区性 南非白人中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关系较少,与西方国家相似,酗酒是引起肝癌更常见的原因。在发展中国家,酒精引起的肝癌也正在增加,如斯里兰卡,酒精中毒是发生肝癌的主要原因。法国、瑞典、美国、加拿大和菲律宾等国家,观察到酒精消耗是发生肝癌的一个危险因素。一些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低的欧美和非洲国家,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总会计师队伍文化建设研究-中国总会计师协会.DOC
- 中国旧海关出版物评述-复旦大学.PDF
- 中国民营影视文化产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浙江传媒学院学报.PDF
- 中国棚改货币化助推铜高位运行助推铜高位运.PDF
-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网络信息中心规章制度汇编-茅台学院.DOC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年招收攻读全日制文物与博物馆专业.DOC
- 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使用手册高职高专学生版.PDF
- 中国糖酒业经销商发展论坛江苏分会-厦门商业联合会酒类同业公会.DOC
- 中国科讯移动服务平台功能介绍中国科讯旨在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PDF
- 中国罕王3788HK调研纪要布局全球矿业成长进入快车道.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