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气品质观测资料规范草案
空氣品質觀測資料規範 草案
( )
文件版本:
標準編號:
研擬單位:
聯絡方式:
提出日期:中華民國 年 月 日
108 8 28
目錄
一、背景及目的2
二、範疇2
三、專有名詞及縮寫2
3.1 、專有名詞3
3.2 、縮寫4
四、參考標準與規範4
五、觀測資料描述架構5
六、觀測值特性6
6.1 、THING 6
6.2 、LOCATION 8
6.3 、HISTORICALLOCATION 10
6.4 、DATASTREAM 10
6.5 、SENSOR 14
6.6 、OBSERVEDPROPERTY 15
6.7 、OBSERVATION 17
6.8 、FEATUREOFINTERESTING 19
七、權責單位20
八、規範修正20
九、附錄20
1
一、背景及目的
近年來,感測器的進步讓使用者可持續針對不同環境現象進行觀
測,進而彙整為龐大之觀測系統,以掌握環境之即時變遷及提升決策
之品質。為使不同感測器系統取得之觀測資訊得以快速彙集、整合、
流通及加值應用,須思考以標準之策略與作法,建立異質觀測資訊分
享機制。各領域並負有遵循共同架構規定而供應及說明領域觀測資訊
之責任。
空氣品質為近年常受重視的社會及健康議題,與許多日常生活應
用有關。因此,必須長期且持續觀測,並有效分享空氣品質資料。我
國空氣品質資料除了主要為環保署所蒐集,亦有許多研究機構或民間
社群架設空氣品質監測站,持續蒐集區域空氣品質變化之資料,並彙
整及處理為全國空氣品質監測網。
為使空氣品質資料易於與不同領域觀測資料之流通及整合,國土
資訊系統推動以OGC SWE 系列標準為基礎之服務架構。各領域分析
觀測資料之特性與內容後 ,遵循 「國土資訊系統感測網共同規範」及
OGC SWE 系列標準之規定,提供觀測資料之服務,幫助感測資訊之
分享。本規範為經空氣品質資料相關單位研擬之空氣品質觀測資料內
容及編碼成果,可以此共識架構強化空氣品質資料之建立、維護、分
享與應用。
二、範疇
本規範所設定之對象為透過感測器或觀測者所蒐集的即時空氣
品質資料。除了政府單位外,研究機構、民間單位、或一般大眾在分
享所蒐集及管理的空氣品質觀測資料時,皆可參照本規範。
本規範透過開放標準促進空氣品質領域資料之流通與後續應用,
以滿足國土資訊系統與空氣品質資料相關之應用需求。若有特殊應用
限制,得由資料供應單位擴充規定。
三、專有名詞及縮寫
本節列舉說明本作業規範中出現之專有名詞及縮寫。
2
3.1 、專有名詞
英文名詞 中文名詞 定義 參考來源
Application 應用綱要 特定應用需求之資料的 ISO 19101
schema 概念綱要
Conceptual 概念綱要 概念模式的正規化描 ISO 19103
schema 述,以圖是表達概念之
間的語意關係及組織架
構。
Metadata 詮釋資料 用以描述特定現有資料 ISO 1911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