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动力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DOC

水动力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动力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

PAGE 504 生态环境 第13卷第4期(2004年11月) 彭进平等:水动力过程后湖泊水体磷素变化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PAGE 505 生态环境 2004, 13(4): 503-505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工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022030) 作者简介:彭进平(1974-),男,博士研究生,研究的方向为水体富营养化及水资源规划评价。E-mail: HYPERLINK mailto:veronpop@163.com veronpop@163.com 收稿日期:2004-06-18 水动力过程后湖泊水体磷素变化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彭进平1, 2,逄 勇1,李一平1,丁 玲1,吴昭巧2 1.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2.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对水动力过程后水体磷素的变化作了研究,并就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作了分析探讨。研究表明,水动力过程后,TP的质量浓度因重力对含磷颗粒的作用而随沉降时间的延长而渐渐变小,且初期幅度大,后期则趋于平稳;而TDP的质量浓度则在初期因悬浮物的脱附作用而增大,继而随着悬浮物的粘带作用沉降而减少,但经足够长的静置沉降,其又由于水底沉积物的释放作用而增加,有初期“汇”,后期“源”的特点。而分析则表明:水动力过程后,水体磷素会因沉降而变小,但在相当长(50 min)的时间里,其质量浓度仍处于高值,从而为湖泊的富营养化提供了最为必要的营养成分,加上不停地受到包括风动力在内的影响,这应是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并难以治理的根源。 关键词:水动力;湖泊;磷素;富营养化 中图分类号:X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4)04-0503-03 大型浅水湖泊中,水动力条件对水环境演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湖泊沉积物中富含着各种各样的营养盐,在动力作用下,如风、浪、湖流等,营养盐便会伴随着沉积物的再悬浮和迁移等过程而释放出来,并进而影响水色、透明度和初级生产力。太湖的野外调查工作便显示,蓝藻水华在太湖中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大风过程之后出现[1]。这现象表明水华的暴发与水动力有着某种有机的联系。但是对湖泊水动力过程进行实地研究仍然有较大的难度,主要表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很难进行同步调查,从而使得有关水动力学方面的研究长期以来以室内计算机模拟[2]或扰动影响研究[3]为主。 为了探明水动力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环形生态水槽,利用其可控的流速、可模拟的无限长,能将水动力下水体的作用形象地反映出来的特性,研究了水动力过程对湖泊水体磷素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为了进一步了解水动力对磷素的影响,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再就水动力过程后磷素的变化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预期有助于了解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所在,并为湖泊的治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4] 1.1 样品采集 1.1.1 水样 用有机玻璃采样器采集样点(图1)沉积物上覆水约150 L,装入清洁的蒸馏水瓶中并使不留气泡,即日带回备用。 图1 梅梁湾采样点示意 1.1.2 沉积物 根据太湖梅梁湾湖区沉积物分布的特点及富营养化现状,用抓斗采泥器采集样点表层沉积物大约100 kg,去上覆水,装入清洁的聚乙烯保鲜袋中带回备用。 1.2 实验方法 本研究于2003年4月26日~4月30日在河海大学海岸及海洋工程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内环形水槽中进行。实验期间气温控制在25 ℃,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及静置阶段,将采集回来的太湖沉积物均匀铺于环形流速生成装置底部,轻压使底泥处于相对平整状态,并控制底泥厚度为5 cm,再以虹吸法轻注入采集的新鲜湖水,水深为20 cm,然后静置24 h。第二阶段为流速研究阶段,通过微机控制使水体流速分别为0、5、8.5、12.5、17.5、25、30、40、50、60 cm/s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从零流速(即静置)开始,逐步加速,每一流速均保持水流作用30 min,然后采集样品进行分析,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