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510129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
DB510129/T XXX—2015
FORMTEXT
“秸秆-蘑菇-葡萄”循环型农业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FORMTEXT
2015- FORMTEXT XX- FORMTEXT XX发布
2015- FORMTEXT XX- FORMTEXT XX实施
成都市大邑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0129/T XXX—2015
PAGE \* MERGEFORMAT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成都市大邑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由大邑县农村发展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邑县农村发展局、成都市富瑞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大邑县鸣镇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韩场镇青龙葡萄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鑫、雷蓉、谭薇、陈旭、靳西彪、万春美、王强、曾亮、陈光毅、马金权、曾正平。
“秸秆-蘑菇-葡萄”循环型农业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秸秆-蘑菇-葡萄”循环型农业技术规范的术语与定义、基本原则、构成要素、循环流程图、技术要求、质量控制以及动态平衡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大邑县行政区域内“秸秆-蘑菇-葡萄”循环型农业模式的构建。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469 葡萄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 884 生物有机肥
NY/T 1105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氮肥
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NY/T 1869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钾肥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 5088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NY 5358-2007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DB51/T 33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循环型农业 Recycling Agriculture
以农业生态规律为基础,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或零排放)、高效益为基本特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型为发展模式的农业。
农业循环模式 Recycling Agriculture Model
按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利用农业副产物建立产业链结构,以实现农业副产物的循环利用、资源的低消耗、有害物质的低排放(或零排放)、农业的高效益为基本目标,最终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型的农业生产模式。
基本原则
循环型农业应遵守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大基本原则。即在农业生产中最大限度的节约农业投入资源,合理利用农业副产物,将农业副产物资源化,实现资源再利用。
循环型农业应具有“资源-产品-二次资源”物质闭合环流动态形态的模式特点。
循环型农业中农业生产应以“低开发、低排放(或零排放)、低消耗、高利用”的模式进行生产。
循环型农业生产中应具备产业共生、资源循环的平衡原则,着力经营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循环型农业中农业生产的产地环境应满足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远离交通主干线,距离生活垃圾场、工业污染源等地1500m以上。灌溉水、土壤、环境空气的质量要求应符合DB51/T 336的规定。
循环型农业中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农业副产物应满足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
循环型农业中农业生产宜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农家肥,控施化肥。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氮肥与磷肥、钾肥配合施用,不得使用有毒有害肥料。有机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1868、NY 884的规定,氮肥的使用应符合NY/T 1105的规定,钾肥的使用应符合NY/T 1869的规定,其他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循环型农业中农药的使用应遵循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应符合GB 4285、GB/T 8321的规定。
构成要素
秸秆
主要以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等为主。
畜禽粪便
按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养殖的猪、鸡等禽畜的粪便。
其他辅料
其他辅料包括饼肥(粕)、麦麸、米糠、草炭土、玉米粉、大豆粉等。
蘑菇
指用秸秆、畜禽粪便和其他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培养基料栽培的蘑菇。
葡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