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一种资本论的形式语法学-云南大学学报.PDF

走向一种资本论的形式语法学-云南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哲学                                    走向一种 《资本论》的形式语法学 1 2 吴 猛 ,郑辰坤 [1.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2.河南大学,开封 475001] 关键词:《资本论》;形式语法学;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命题逻辑 摘 要:本文旨在初步性地为建立一种 《资本论》的形式语法学清理地基。建立一种 《资本论》 的形式语法学的目标是与马克思关于 “表达方式”的思想内在相关的。《资本论》的语法具有鲜明的 独特性,而其根源则在于 《资本论》中的语言根本上说是以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 具体内容的。若引入当代命题逻辑作为工具对 《资本论》的语言进行形式语法学分析,这种语言的 语法结构的独特性可以得到清晰的呈现。 中图分类号:A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14)04-0003-09 说:“当然,表达方式必须在形式上与研究方式 一、何谓 《资本论》 区别开来。研究应当详尽地占有材料、分析其 的形式语法学? 不同发展形式并探寻它们 (指这些形式———引 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只有这些工作完成之后, ① 现实运动才能得到相应的描述。当成功地做到   对 《资本论》 进行语法学分析?乍听起 来,这是一个怪念头。但事实上,鉴于马克思 这一点、材料的生命以观念的形式再次得到反 在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 “跋”中对 映时,人们与之打交道的,看上去就像是一个 ② [1](P709) “表达方式” 的强调,我们若忽视 《资本论》 先验结构似的。” 在这里,《资本论》中的 中的语言形式及语句组织方式的独特性,将错 “表达方式”具有三层涵义。 失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若干重要的甚至是 第一层涵义是,表达以语言性内容为对象。 关键性的内容。 表达是以对 “材料”的研究为前提的,这里的 马克思在谈及 《资本论》的表达方式时 “材料”显然不是指 “物质材料”,而是指进行 收稿日期:2014-03-10 作者简介:吴猛,男,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郑辰坤,男,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资本论》中的认识论问题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项目号: 12JJD71000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青班专项课题 “《资本论》方法论新探:一个现象学的研究” (项 目号: 2009FZX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鉴于 《资本论》第二、三卷对于一种形式语法学研究造成的困难是无法克服的,而 《资本论》第一卷各版本间也有差异, 本文中的 “《资本论》”专指马克思于1872年发表的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本第二版。本文写作中使用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第二版)第44卷是以1890恩格斯校订出版的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本第四版为底本的,故在引文中出现版本差异或译文有 改动时使用MEGA2中的1872年德文本第二版,其余则引用中文版原文。 ②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两个中文版中,该词的德文对应词 (Darstellungsweise)都被译作 “叙述方法”。这种译法的问题 是:一方面,将Darstellung一词译为 “叙述”,遮蔽了该词的语用学维度,因为 “叙述”侧重于语句的铺陈,而 “表达”则更强调 “现实运动”通过语言而再现;另一方面,将Weise译为 “方法”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