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文化流动的理论装备检查拆解与修整‘文化接近性’-中华传播学刊.PDF

跨国文化流动的理论装备检查拆解与修整‘文化接近性’-中华传播学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國文化流動的理論裝備檢查 : * 拆解與修整 「文化接近性」 魏玓** 摘要 cultural proximity 關鍵詞 :文化接近性 、國際傳播理論 、跨國文化流動 * ** Email: tiwei@.tw 2016/ 12/05 2017/04/01 中華傳播學刊 .第三十一期 .20 17.06 .17-48 DOI : 10.6 195/cj cr.20 17.3 1.0 1 壹 、問題意識 :文化接近性概念的普遍化應用及其 疑問 「文化接近性」(cultural proximity )在傳播研究領域的運用 , 應該可以追溯到Galtung 與Ruge 在 1965 年針對挪威報紙國際新聞流 通因素的經驗性研究 (Galtung Ruge, 1965 )。但是把這個概念 「發 揚光大」因此而廣被應用的 ,則是美國學者Joseph D. Straubhaar ,尤 其是他在 1991 年發表標題為 〈超越媒介帝國主義 :不對稱交互依賴 與文化接近性〉的論文 (Straubhaar, 1991)。 文化接近性的概念一經Straubhaar 提出,便在學術界獲得相當的 迴響 。許多各地的傳播研究 (特別是與跨國文化互動有關的研究)引 用了這個概念 ,也包括台灣在內。根據對國家圖書館等相關論文資料 庫的搜尋結果 (請見表 1),從 1993 年起台灣就有學位論文引用文 化接近性概念做為理論基礎之一 ,其後雖然有一段空白,但是 1998 年之後便幾乎沒有間斷 ,距今五年前的2012 年甚至有高達9 篇 。期 刊論文方面數量較少 ,但也有一定的運用頻率 。在正式已出版的發表 管道之外 ,以研究者自身以及周邊同僚的教學和評論經驗 ,傳播領域 學生在各種與跨國傳播相關主題的作業 、報告和研討會論文中,也經 常使用文化接近性這個概念 ,即便不是以此為主要理論基礎 。這都顯 示了文化接近性此一理論概念 ,在台灣有相當高的接受和應用程度 。 如此廣泛且持續的運用 ,浮現的一個問題是 ,究竟文化接近性 這個概念是否真的是一個研究跨國文化傳播的適當和有效概念?尤其 是放在台灣的脈絡下?根據研究者對相關文獻的閱讀與觀察 ,幾乎所 有的文獻都缺乏對於Straubhaar 當初進行研究的背景與問題意識的說 明 ,而傾向把文化接近性當成一個定論或定理 ,甚至是變成常識化的 前提來理解和應用 。例如 ,在晚近一篇以 「韓流」在兩岸造成的影響 為主題的學位論文中,作者的論文摘要寫作是非常典型的論述型態 : 韓「 流」所帶 來對亞 洲普及 文化現象的反思值得 我們 深思研 究 ,由 於文化接近性 ,韓 流在兩岸的 擴散及影響最巨 ,本論 文主要研究目的 擬就所 探討韓 流崛起的背景因 素,來分析論 述 韓「 流」流行 文化對兩岸的影響及韓國 政府如何因 應反韓 流現象 。(業寶玉 ,2014 ) 18 2017.06 1 年份 期刊論文數量 學位論文數量 1993 0 1 1996 1 0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