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幕上的非洲问题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PDF

中国银幕上的非洲问题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银幕上的非洲:问题与反思* Africa in Chinese Film: Issues and Reflections 文 张勇 /Text/Zhang Yong 提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电影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电影开始走进非洲取景拍摄,重新 建构非洲叙事和非洲文化形象,为中国观众提供了新的视域空间。然而,已有的四部非洲题材国产电影由 于缺乏叙事经验,不自觉地受到好莱坞式非洲风格影响,存在着情节战争化、场面奇观化、人物符号化、 文化边缘化等问题,在国内外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接受奇观。未来有关中国电影非洲的叙事,需要打破传统 思维,强化中非合拍、非洲参与、国际传播等观念。 关键词:中国电影 非洲叙事 西方电影 中非人文交流 2018 年央视春晚非洲小品《同喜同乐》的上演, 开始拍摄非洲。一位史学家写道:“电影到达非洲先天 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内观众首次在春晚舞台 夹带着殖民主义,它的主要角色是为政治统治、经济 (2) 上看到非洲的节目,从坦赞铁路到蒙内铁路,感受到 剥削提供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合法性。” 当时,英国成 中非关系的历史变迁。然而,英国广播公司 (BBC)、《每 立了“殖民电影委员会”来进行制片管理,拍摄了《桑 日电讯报》、美国《时代周刊》等国际媒体将节目组“中 德斯河》(Sanders of the River , 1935)、《所罗门王宝 非一家亲”的创作意图拔高为对非洲的恶意歧视,带 藏》(King Solomon’s Mines, 1937) 等经典殖民电 动国际观众掀起了一股对中国种族歧视的声讨。国内 影,讲述非洲地区发生内乱,殖民者的到来才“帮助” 外观众对同一作品截然不同的反应,恰恰是目前中国 镇压了种族矛盾制造者,非洲由此实现了“和平”。通 有关非洲的影视剧在全球接受奇观的缩影。抛开意识 过这种电影叙事,英国的形象由侵略者转变为解决非 形态的偏见,从文本本身进行学术探讨,或许能对问 洲内乱、维系非洲稳定的“和平使者”。殖民者以影像 题的缘由管窥一二。 的方式颠覆了真正的事实,把侵略行为美化成文明宣 传,从而成功书写了英国等宗主国在非洲殖民的合法 一、影像非洲:从他者想象到自我建构 (3) 性。 结束政治殖民之后,文化殖民的梦魇并没有远 《战狼2》的出现,不仅将中国单部电影票房提升 离非洲。欧美电影人源源不断地沉淀既有的书写非洲 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更首次将非洲引入上亿中国 的模式,并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绎创新, 观众的视域里。非洲作为一个遥远的大陆,在中华人 所拍摄出来的非洲影片,无论从情节设置还是到美学 民共和国成立前几乎不被认知,对非洲发生的巨大变 手段,都比非洲本土电影更具观赏性,直至今天仍在 化无暇顾及,“60 年代以前,由于大多数非洲国家处于 中国观众中影响巨大,并借助盗版碟和互联网深刻垄 殖民地或反共政权控制的状态,中国较少关注非洲。”(1) 断了我们有关非洲的想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非洲作为第三世界阶级兄弟 对于中国电影人去非洲拍片,首要难题是文化方 的概念被广泛普及,但普罗大众对非洲的认知也止步 面的障碍,绝大多数中国人谈非洲色变,遑论去非洲 于政治框架中,遥远而抽象。中国人对于非洲更具体 拍片,而一个摄制组小则需要几百人多则成千上万人, 的认知源于新时期结束“文革”信息闭塞的时代,打 克服文化偏见和心理障碍便成为首要的挑战;其次, 开了改革开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