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新课程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课标分析教.ppt

高中新课程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课标分析教.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高中新课程地理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课标分析教学建议 泉州一中 吴光宏 一:《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结构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共3章11节。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介绍了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及其理论,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地震、干旱、洪涝等多个灾种)的形成原因、特点、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本章节是基础知识)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集中介绍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别就我国的地质灾害、水文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分析其致灾特点和成灾概况,灾害多发区及其成因。(本章节采用多个实例,侧重理性的分析和方法的培养) 第三章:《防灾与减灾》介绍了工程防御与非工程防御措施,政府和社会的救援与救助,个人在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教学的最终目的) 学习《自然灾害与防治》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规律,探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我国的自然国情,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自然灾害的忧患与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该模块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内部知识联系紧密,先概述《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分类、特点与分布,然后重点围绕我国典型的自然灾害具体展开,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自然灾害与防治》是对地理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拓展与加深。 二:课标要求: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3)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4)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2)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 发生过程。 (3)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4)例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3.自然灾害与环境 (1)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2)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 (1)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2)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例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3)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4)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三:对课程“标准”要求的把握和教学建议 建议一:对教材的讲解顺序作适当的调整 把第一章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放在第二章之前讲述。即先讲某种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及危害,然后结合第二章讲述我国该种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及造成的损失。这样避免了重复教学,又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建议二:始终围绕课标结合教材进行教学,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设探究题与活动题。并结合案例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延伸,除教材讲解的自然灾害外,有条件的情况下还需了解我们现实中的其余自然灾害。 1.“引用各种资料”了解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学生探究: ①台风图:台风的结构、形成的原因、路径、影响的区域(结合教材图1.11) ②寒潮图:发源地,路径,范围,寒潮爆发与大气环流形成的联系 ③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有关雪灾、冰雹、龙卷风、风灾的形成机制及危害 2.“用图片与影视资料”讲解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 课堂探究:(1)以上各种自然灾害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 (2)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有关洪灾与涝灾、暴雨洪水与冰凌洪水的区别 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发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 冰凌堵塞河道 冰凌洪水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 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 融雪洪水   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主要有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 暴雨洪水 发生时间 主要分布地区 洪水来源 类型 附: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3.“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采用典型的案例引导分析 案例:截至2008年6月20日,四川省遇难人数达到六万八千六百八十三人 失踪一万八千四百零四人,受伤三十六万零三百五十八人;倒塌房屋、严重损毁不能再居住和损毁房屋涉及近四百五十万户,一千余万人无家可归;重灾区面积达十万平方公里。截至六月二十八日,“五·一二”汶川大地震致四川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地震次生灾害威胁得到有效控制,有关方面加强了对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三十四个堰塞湖中有三十三个已排除险情

文档评论(0)

150****0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