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俄国改革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斯 俄 罗 性质 影响 内容 领导人 时间 背景 俄国农奴制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课堂阅读:找出俄国两次改革的相关内容。 1689年 1861年 彼得一世 亚历山大二世 一、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 1、原因与背景: 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工商业发展缓慢。 资料:“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占有广阔的市场,正在孕育工业革命;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记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的社会状况如何? 俄国农奴制的特点:广大农民以人身依附的形式被束缚在土地上,从而丧失人身自由和各种基本权利,变成农奴主的附庸甚至私有财产。农奴是介于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 经济上,农奴租种地主土地,受到地主的残酷剥削,生活十分贫困;政治上,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权利,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俄国之父”—彼得一世 我是一个不断受教的学生 17世纪末,俄国派遣了250人的庞大的高级使团考察西欧,乘坐和装载物资的雪橇达千乘之多。使团里有一位自称米哈依洛夫的下士随员,进了荷兰的船厂当了一名普通木匠。令人疑惑不解的是:他写信回国时,总要盖上一个图章,上面刻的是“一个寻师问道的学生”;使团里的官员经常来看望他,而且态度很恭敬。 2、改革内容: 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 3、意义: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打破贵族世袭制度。强迫10—15岁的贵族子弟受教育。要求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强迫俄国人脱下长袍,换上西欧的短装。强迫俄国男人剪掉长胡子。 消极:保留了封建农奴制,俄国开始走上扩张道路。 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原因与背景: 资料1: 18世纪末,英、俄两国的产量大致相等,到19世纪中期,英国增长了30倍,俄国只增加了1倍。 材料2:俄国当时资本家的主要烦恼:工人太少,素质也低,产量、质量都不乐观;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民太穷了,他不买,社会又不太平……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有啥办法搬开这块绊脚石…… 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劳动力少 市场 狭窄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农 奴制 ①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赫尔岑 “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 新思潮涌动 “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 车尔尼雪夫斯基 反对沙皇专制的知识分子 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 陀思妥耶夫斯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果戈里《死魂灵》 普希金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暴君和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的覆灭,你子孙 的死亡。” ——普希金 ②思想上: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认为农民革命是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要推翻农奴制和沙皇 专制 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 ③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 资料:由于长期被奴役,农奴体质很差,生产效率极低,广大农奴不堪忍受日益沉重的剥削,经常起义。 俄国农奴起义 悲惨的俄国农奴 克里米亚战争(1853) 国家 枪支 战舰 运输工具 运输通道 军用物资 俄国 滑膛枪 木帆船 牛车马车 泥路 缺乏 英法 来复枪 汽船 火车 铁路 充足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④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直接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列宁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

文档评论(0)

霞霞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