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试卷分第I卷 (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33—40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C—12 H—1 Cl—35.5 S—32 O—16 Fe--56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环孢素(CsA)是从土壤霉菌中分离出的含有11个氨基酸的环形多肽,该物质能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和其他细胞因子,因而是一种 强效免疫抑制剂,下列有关Cs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天然合成过程需要拟核DNA上基因的控制
B.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28,则它的相对分子量为1210
C.该环孢素合成的过程所消耗的ATP均由线粒体提供
D.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霉菌才合成该细胞因子
【答案】B
【解析】
土壤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由核膜包围的成形的细胞核,其蛋白质的合成是由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由11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在形成过程中会失去11分子水,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18*(n-m),故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淋巴因子是在特异免疫过程中体液免疫中,由T淋巴细胞分泌。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 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Ⅰ阶段生成ATP和NADPH所需要的能量是光能
B.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I、II、III
C.如该植物是水稻,根部在水淹较长时间后,其④过程的产物是酒精 和CO2
D.③④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答案】B
【解析】
I是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内的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的,色素吸收的光能,一方面是将水分子分解成氧气和氢[H],氢[H]与NADP反应生成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到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中去;另一方面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II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III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内。 在有氧条件下,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或酒精。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意在考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一个视野中,完整的细胞个数为80个,当放大倍数增加4倍,该视野中可观察到的完整细胞个数为20个
B.一个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60%、10%,该种群中每种基因型的个体中雌雄比例为1:1,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子代中基因型频率不变
C.某学校的学生中某一相对性状的各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约为9.3%
D.人的ABO血型决定于3个等位基因IA、IB、i。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血型频率(基因型频率):A型(IAIA,IAi)=0.45;B型(IBIb,IBi)=0.13;AB型(IAIB)=0.36;O型(ii)=0.06。IA、IB基因的频率分别是0.3、 0.1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基因频率计算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的能力。
4.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B处,A、C处可先后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③的内容物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②中需穿过两层生物膜
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答案】A
【解析】
兴奋在突触之间传递时,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作用,不穿细胞膜,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故B错;兴奋只能由E传递到D,是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C错;刺激C处,只能使肌肉的线粒体活动明显增强,兴奋不能逆向传递,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考察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5. 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科学家把用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入细胞中,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属材料挤压铸造成形技术的进展.docx
- 金属断裂机理.docx
- 金属腐蚀与防护期末复习.doc
-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docx
- 金属球作为散射体的光子晶体安德森定域化.doc
- 金庸人物终极整理.docx
- 金嘴初级中学-学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doc
- 津巴布韦离网光伏方案--中英文版.docx
- 筋膜训练未来趋势.docx
- 紧固件概念及发展情况介绍.docx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